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1/2页)
涿县,太守府。 一脸病容的刘基斜靠于榻上。刘备与都尉邹靖分坐两侧。刘基已经垂垂老矣,这些年来,身体便一直不太好。只是靠着赵医师医术精妙,调养得当,才一直强撑到现在而已。黄巾起义,刘基闻得消息,惊骇之下,便不顾病体,命人请邹靖与刘备至自己府上商议。 涿县这几年来,在刘备手中好生兴旺,可谓是百废俱兴,政通人和,刘备又以刘泓吸引赵医师定居涿县,行医坐馆,普救众生。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治病也有保障。哪里还会闲得没事干去拜太平道。要知道,几年前刘备就在涿县宣布太平道为邪教,他们可是对这刘县令信服得很。太平道在涿县失去了生存土壤,所以这次黄巾作乱,涿县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次刘基与刘备邹靖等人商议的是涿郡其他六县以及幽州和全国各地黄巾的形式。 此时各地黄巾动态他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至于涿郡其他县城,也有零星的农民部队起义,不过这都是小部队,派邹靖领兵出去清剿就行了。这个时候,他们最关注的还是广阳郡韩忠部黄巾的形式。 韩忠可不是别人,他是张角座下十大嫡传弟子之一。此次他受命北上幽州,指挥幽州黄巾军起事。幽州各地信徒精锐全归他麾下。而幽州剌史行辕可就驻在广阳郡治蓟县,这不得不让他们揪心无比。虽说剌史一职最初只是监督机构,用来监督地方官员,但现在却是隐隐有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倾向了。若是幽州剌史出事了,这可不好交代。只是东汉政府自光武帝以来,对军权便抓得很紧,大多地方郡县甚至没有正规部队驻扎,不设郡尉一职。涿郡虽然有军队,但是没有天子诏令,他们就算眼睁睁看着广阳大乱,也不敢擅自派兵相助。这一次,他们三人就是讨论,广阳郡倒底能守多久。 刘备虽然不知道历史上幽州剌史郭勋与广阳太守刘卫被杀,但他还是依照当前形式说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大人,下官以为,黄巾起事突然,各地官员无心理准备,蓟县位于幽州正中,历来战事不多,若是黄巾贼内应外合,估计广阳危矣!” 蓟县便是后世的北京城,东汉时是广阳郡治,幽州剌史行署所驻之地。地处幽州正中,被渔阳郡,上谷郡所包围,北面又都是燕赵长城,蓟县最早是尧帝后代的封地,后为姬姓燕国,秦一统天下,设蓟县,汉沿秦制。与后世位于天津的蓟县不是同一个地方。蓟县向来城高墙厚,为北方坚城,历为夫余乌桓等族侵略内地时,也从未攻破过蓟县城,只是如今黄巾起义,事发突然,广阳郡守如果没有防备的话,黄巾众的成分又复杂,到时真的来个里应外合,只怕蓟县不保。 刘备所说的,也正是刘基与邹靖担心的。只是,广阳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他们也只能白担心。再则,没有天子诏书,他们就把军队派到广阳,到时候不管广阳有没有事,他们倒是一定有事。至于流放还是斩首,就看皇帝心情了。 半晌,刘基咳嗽二声,把正在深思的刘备邹靖二人惊醒,刘基勉强笑道:“这天下,乱喽!玄德,邹大人,老夫已经老啦,一身病痛,也还不知道能撑多久,这涿郡,便托付给你们两人啦!”这些年刘备除了刚来涿县时给他惹了一些麻烦,后来倒是与他合作得不错,又加上公孙瓒的关系,他二人倒是经常往来,平日里不是特别正式的场合也是以叔侄相称,显得颇有交情。至于邹靖,是刘基的直接下属,又是执一郡军队之人,自然不好太过亲密。 刘备邹靖两人听得刘基言语,忙离座而起,恭身下拜道:“敢不为大人效死!” 刘基满意的点点头,他心里对刘备邹靖两人还是很满意的,自己手下这一文一武,刘备经过数年政事磨砺,已经成熟了许多,可以独挡一面了,而且刘备手下能人不少,这他也是知道的。邹靖则是一个标准的帝国军人,行事说话,严谨爽利,又老于军阵,自然深得刘基喜爱。这次他便准备让刘备在涿县居中调度,邹靖领兵清扫涿郡其他各县黄巾叛乱。这样一来,自身安全与官帽子都稳妥无比,他便是万事无忧,可以到家里好好休息了。 三人商议已定,由刘备坐镇涿县,负责后勤粮草,邹靖则领郡兵三千,择日出发,先扫平离涿县最近的方城黄巾,再逐一清除其他地方叛乱。又说得一阵,刘基便端茶送客了,刘备邹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