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2页)

    疫病渐渐退去,朝中又发生一件大事。

    正月底,二月初,洛阳皇宫南宫失火,数处宫殿成了一片焦土,无数奇珍异物葬送火海。让皇帝刘宏心疼无比。

    大太监张让赵忠见得刘宏不爽,眼珠一转,献上一策,让皇帝加征天下田赋,每亩收十钱,用来修复宫室,再铸几个托盘承天的铜人。皇帝一听,觉得张让此言有理,每亩十钱而已,百姓又不会死,这样一来,自己修好宫室,可能还有点节余,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乐安太守陆康上书劝说了皇帝一通,只因里面有“昔鲁宣税畮而蝝灾自生。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之句,中常侍便胡乱扣帽子陆康说拿亡国君比喻现在圣明的皇帝,是大不敬。鲁哀公曾被三桓攻打,逃亡到了别的国家。皇帝一听大怒,槛车锁了陆康到廷尉问罪,侍御史刘岱上书替陆康辨解,皇帝才稍熄怒气,罢了陆康官职。

    陆康回老家吴郡的时候,许多人前来相送。刘备也来了,没办法。他现在也是清流士人中颇有名气的人士。再者,陆康有个好堂孙,就是后来的东吴大将陆逊。历史中陆逊不但在吕蒙灭关羽的战事中立下大功,更是在刘备亲征东吴的时候,在夷陵火烧百里连营。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也是抱病白帝城,不久死去。再也没有回到过成都。可谓是刘备的冤家死敌。

    陆逊爷爷父亲都死得早,是陆康一手拉扯大的。后来陆逊更是成为陆氏一族的族长,成为继周瑜,鲁肃,吕蒙后的东吴名将。以后如果陆逊归了东吴,这一打起来,铁定会是自己劲敌。刘备深思着,想此次是不是要拉拉关系,以后看能不能把陆康忽悠到幽州去?

    不过,刘备也知道,似乎不太可能。历史上的陆康后来因为庐江叛乱,又被征拜为庐江太守,后来袁术与陆康不和,派孙策进攻庐江,城破后,陆家族亲数百,死了一半,陆康也死了。可以说与孙策是世仇了。可是后来陆逊仍然娶了孙策女儿,全族都在为孙吴势力效忠。追根结底,还是地域观念在作怪。陆家世代江东大族,孙家既为江东之主,为家族延续发展,他们也顾不得仇恨,只能入仕孙家了。

    这一次相见,刘备还见到了后来的兖州剌史,时人有龙虎之喻的汉室宗亲刘岱刘公山。刘备知道刘岱后来为兖州剌史时,青州黄巾转战兖州,刘岱亲自征讨,轻兵冒进,居然被黄巾所杀。虽然刘备打算自己亲手收拾青州黄巾,不知道以后黄巾还会不会入兖州。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岱有些名过其实了。是以刘备也不怎么想搭理刘岱。

    殊料刘岱倒是对他有些热情。刘备却是有些惊讶。他不知道他少年封侯,位高爵显,已经是汉室宗亲里面的一面旗帜了。刘岱平日里虽然也是一派儒雅模样,但面对别人时,那骨子里的高傲还是抹不去的。身为皇族,自然是要高人一等的。而刘备的表现,替宗室大大争了一口气,刘岱自然是热情有加,言笑和蔼了。

    送完了陆康,刘备自己也得走了,前前后后在洛阳待了不少时间了,再不走,只怕真的又要给自己惹麻烦了,于是在一个吉日,携了卢雪拜别卢植夫妇,又拜辞了卢敬,便与张飞率卫士悄然而去。

    刘备走后,皇帝又下诏书了。这个时候,皇帝在宫中研究排水系统。效果还不错。于是皇帝刘宏非常有成就感,说要让京师百姓喝上自来水,于是便要在洛阳城大兴土木,便发诏征各州郡木石材料。

    要说皇帝还是很聪明的,辞赋写得不错不说,就这股子钻研排水系统的精神,搁后世一定是一个狂热的水利专家,或者是科学工作者。可惜他是皇帝,偏偏又不干正事,把朝政尽归于宦官外戚。真是可叹!

    天下郡县建筑材料源源不断的送至洛阳城,宦官又是想出了一个赚钱的办法。这捞钱的本事,后世巨贪也要为之赞叹。人家送货的来了,宦官就说这不行啊,这些东西可都是要建设皇城的,天子所居之地,你们就拿这些东西来唬弄?质量不过关我们不收!

    人家急了,千里迢迢的跑来,你一句话就不收了,这么多东西,我们还得运回去再找,多累多烦哪!这个时候,宦官出来替州郡官吏解忧了。你们这么多东西,再运回去也不好带,也是个麻烦啦,不如卖了吧,就带点钱回家不好么?

    人家一想也对,就卖了吧,又不至于没人要。宦官这时又说话了,好了,卖给我们吧,这些皇帝虽然看不中,我们这些近侍还是可以用的。家里要建新宅子,正好用得上。给你们出个价吧。于是报个价,差不多货物总值的十分之一左右。

    宦官心里还想,咱家多好,总不至于让你们血本无归。州郡官吏却是要哭了,又不得不卖。人家是天子近侍,不照做,哪天吹点阴风,自家就惨了。于是一个个哭丧着脸乖乖把所押货物卖于宦官。

    宦官又跟他们说,你们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