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讨董(一) (第1/2页)
董卓下了海捕公文,四海通缉曹cao,又锁了城门,搜查曹cao同党。这一查,倒也让他查了点东西出来。尚书郑泰,黄门侍郎荀攸,从祖父司空荀爽,长史何颙,城门校尉伍琼,尚书周毖,河南尹王允,这几人近日来往甚密,只怕是一伙的。 当下暴怒的董卓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人统统都抓了,下廷尉审问。结果只有伍琼,周毖,何颙几人面带慌色,虽然咬紧牙关没有供出什么,但董卓也认定这几个不是好人,便在狱中一刀一个给剁了。郑泰,荀攸,荀爽,王允四人心理素质比较好,几乎可以说是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于色。反正什么都是一句不知道。 郑泰是董卓集团中何进旧部的代表人物,不好杀。荀爽荀攸这爷俩又是颖川望族,海内知名,也不好杀。王允么,董卓认为王允最是无辜,又想起王允进献美女的好处,便先把王允给放了。郑泰也放了。至于二荀么,先关个老的,放个小的。这样一来,他们也不敢如何了,嘿嘿,董卓自认为处理得不错。 一翻腥风血雨后,朝中诸人都是心中忐忑,寝食难安。荀攸与自己小叔荀彧一商量,得,这京城待不下去了,我们辞官回乡种田去吧。于是便向董卓辞了官,叔侄俩跑了,董卓也是不喜欢这两人,心想眼不见为净,滚吧,反正还有个老头在我手上呢,谅你们也不敢怎样。 郑泰也想走,他一早就想投刘备来着,结果董卓把他看得死死的,想走也走不了,没办法。只好老实待在京师,倍受煎熬。 袁术进位后将军后,发觉手中一兵一将也没有,只有个空架子,算了,董卓你牛,我惹不起,逃吧,袁术就带了家将门客,跑到南阳去了。南阳太守张咨也是他袁门故吏,袁术心想,我去南阳,以后将军身份当个南阳太守,你张咨不会不肯吧?若真的不肯,那我只好抢了。 却说刘备远在幽州,先是接到卢植与蔡邕,喜不胜喜,如今与卢植一家团圆,又有蔡邕来投。真是喜事啊,于是大开筵席,以贺卢植蔡邕北归。席间卢植又见了外孙刘禅,对这粉雕玉琢的娃儿那是喜爱得紧。刘备却是一直盯着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看,这个小萝莉今年十三岁了,长得那是一个可爱啊。刘备要不是顾及自己身份,真想抱住这小女娃亲上一口。 席间谈及京师之事,卢植对董卓那是愤愤不平得很。刘备又只好连连劝慰。酒宴散后,刘备却是静坐于书房,独自思考。 大将军何进死了!董卓进京了!丁原死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奉先出场了!皇帝刘辨废了,陈留王刘协登基了!袁绍回渤海了!曹cao刺董了! 那接下来该是什么?十八路诸侯讨董啊!这么露风头的事,我怎么可以不参加,怎么可以不出头?好歹我也是大汉宗亲啊,这替皇室与朝堂百官伸张正义的事,便由我带头来做吧! 于是刘备想起自己抢在曹cao前面先行写下讨董檄文,曹cao与袁绍一脸惊讶的模样,不由嘿嘿窃笑起来。 旬日后,董卓种种恶行传至幽州,曹cao仗义刺董被人推为忠臣义士,声名大振,而被诛数人皆名显于世,令人悲叹不已。 一日,刘备召诸文武议事,刘备道:“京师洛阳之事,一一传来。董卓恶贼,欺天废主,擅杀大臣,残暴不仁,人人得而诛之,我身为大汉宗室,不忍王室多故,天子受难,意欲起兵讨伐不仁,诸位以为如何?” 典韦等一班武将自然无话可说,反正征战沙场正是他等所好。管宁邴原却是一皱眉头,出班对刘备道:“大人,虽然董卓恶行累累,但我等若未奉天子诏书而起兵,岂不是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简雍孙乾等一班文臣在后面点头附合。 刘备却是不觉头痛,这班士大夫,就是有些死脑筋,不知道变通。难道不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么?董卓在京师牢牢控制天子,天子就算是想发诏书,你也要他发得出来啊?只怕天子刚刚写下诏书,董卓就派人杀进宫了。再说了,我才不要像前太尉张温和右将军皇甫嵩一样迂腐呢,我要是他们,早就听了孙坚与皇甫郦的话,把董卓给剁了,哪有今日之事? 当下刘备叹道:“幼安,根矩,虽然未有天子诏书,但此为天下计,不得不为之尔,且刘备为左将军,掌征伐之事,起兵勤王,却也名正言顺!”又语气一转,道:“若再不制止董卓胡为,只怕天子有难,到时我等便万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