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平定幽州(还债第二更) (第1/2页)
渔阳城头,阎柔等一众刘虞旧部看得是眼花缭乱,心驰神往。不久前渔阳城还在公孙大军的猛攻下岌岌可危,摇摇欲坠。刘备一到,公孙越被生擒,以下三将授首,公孙军可谓是大势已去,只得降了刘备。这一番动作下来,阎柔等不由也是暗自钦佩刘备果然不凡。也怨不得自家主公刘虞在日,对刘备这个本家侄儿多有赞誉之词了。 阎柔见得刘备已经掌控大局,当下便领了鲜于兄弟还有齐周一齐飞奔下了城头,命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入城。 阎柔等接住刘备,翻身下马,纳头就拜,悲声道:“多谢左将军替我家主公报得大仇!” 刘备慌忙扶起,和声道:“快快请起,我与刘州牧,情同叔侄,份属同僚,此乃份内事也,何故言谢!” 便与阎柔等一起入城,先是拜祭了刘虞,于刘虞墓前哭了一阵,再与阎柔等入府,两边分宾主坐定后,刘备也不废话,直接问阎柔道:“阎将军,今州牧新亡,不知阎将军有何打算?” 阎柔等也是一头雾水,刘虞死了,他等只顾着报仇和抵挡公孙瓒大军报复了,哪里想过将来如何?如今公孙覆灭,刘虞的大仇也报了。这番被刘备一问,倒有些糊涂了。好在阎柔也是历史上留下字号的人物,见识自然不凡。知道刘备这一问,却是有些深意在里头了。 阎柔微一沉吟,道:“主公有子刘和,在天子身边为侍中,如今董卓乱政,天下纷乱,本欲迎还刘和,立为州牧,只是路途遥远,形势艰难,恐无此可能。如今幽州一地,名位以左将军为尊,可请左将军暂摄州牧,如何?” 刘备微微一笑,心想阎柔倒也乖巧,这个答案他也颇为满意。只不过,也不怕他不答应,刘备手中可是还有杀手锏的。当下刘备取出一份书简,对阎柔道:“阎将军,此前我军曾派人送信于伯父大人,劝伯父暂避广阳城,而伯父执意不肯而酿成如今憾事,诚为可叹!只是当日伯父曾回信一封于我,此事阎将军可曾知晓?” 阎柔想了想,又看向鲜于辅,见鲜于辅也是点点头承认有此事,便道:“末将记得!” 当下刘备便把书简命人送至阎柔手上,命他细看。阎柔一看之下,脸色凝重起来,又命鲜于兄弟与齐周一齐上来看过。四人看完之后,一齐走至刘备跟前,翻身拜伏于地:“末将阎柔(鲜于辅/鲜于银/齐周)见过主公!” 刘备长笑一声,扶起四人,道:“日后望君等尽责尽力,与刘备一同开创大业!” 阎柔等齐声抱拳道:“末将等愿为主公效死!” 原来刘虞那封书信,却是估计自己与公孙瓒一战,恐有不测,只是他仁厚了一辈子,却被公孙瓒屡屡相欺,却是咽不下这口气。怎么说呢,兔子急了还得咬人吧?若是年轻个十岁,估计刘虞也就忍了,只是刘虞年老,性格却是老而弥坚,越老越辣,竟是不愿等刘备回来,执意对公孙瓒动手。但刘虞又清楚自己非公孙瓒之敌手。便书了此信与刘备,言自己如若不测,幽州军政便尽托于刘备之手,他深知刘备之能力,而刘备麾下文武齐备,济济一堂,正是成就大事的根本。他只希望,将来刘备能够忠于大汉,忠于王室,然后就是照顾下自己独子刘和。 其实刘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就是若王室遭难,请刘备自立。刘虞知道刘备英雄之姿,正是大汉帝王的最好选择。只是他刘虞忠于大汉一辈子,到得死来,这句不臣的话却仍然是不敢说出口。 阎柔见得自家主公早有决断,在与公孙瓒大战前便预计自己不测而将幽州大事托付于刘备,那他们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再说了,刘备近年声名鹊起,如今又尽降公孙瓒之众,势力雄厚,跟着这样的主公,前途或许会更加的光明吧? 刘备当下大开宴席,庆贺阎柔等人的加入。张飞典韦还有田丰等也是喜出望外,想不到这一次来,竟是如此顺利,只是斗了下将,便全部搞定了。真是轻松啊。席间,阎柔等请刘备宜速上表朝庭,以落实幽州牧这个职务。 刘备却是微微一笑,言道不急,又自与阎柔等喝酒。在刘备想来,这幽州牧朝庭封不封,自己都是坐实了的。就算董卓恨自己恨得牙痒痒,自己一上表,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默认这回事,不然朝庭不准,而他刘备在幽州自领幽州牧,岂不是打他董卓的脸?至于上表一事,刘备觉得还是缓一缓,等彻底铲除公孙瓒残余势力,把诸郡都捏在自己手中后,再行此事不提。 酒过三巡,刘备道:“阎将军,我欲率军平定公孙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