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_第三十八章 北海有难(第三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北海有难(第三更) (第1/2页)

    酒宴散后,司徒王允回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不由暗暗心忧,他自来长安,刻意讨好董卓,方才得到董卓信任。如果哪天自己以前图谋董卓的事暴露出来,那自己岂不是会死得很惨,很惨?

    一想起自己被董卓五花大绑于宫门,一帮如狼似虎的刽子手对着自己施着种种酷刑,王允便全身打颤,冷汗涔涔。王允心想,不好,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个法子除了董卓。

    不说王允日夜苦思除董良策,却说孔融在北海,小日子过得挺好,每日与一班文人喝喝酒,扯扯谈,若无其他什么事情,也许这一辈子,就这么悠然自得的过去了。谁曾想,流年不利,袁绍入青州驱赶黄巾,把一部黄巾给赶到北海来了。孔融你让他写文章,倚马可待,你让他主一郡政事,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你要他带兵打仗,这事就有点窘了。唯一一个大将武安国也在讨董回来后,便病退了。现如今黄巾漫无边际的围住北海,教孔融怎生是好?

    孔融头疼了半天,没有办法,他一介文人,又不通武事,这北海郡的防务也是马马虎虎,只能算是过得去。凭着城防打退黄巾军的又一次进攻后,孔融没有办法了,屈身到了武安国家里,向武安国问计。

    谁知道武安国也是大老粗一个,冲锋陷阵可以,要他出谋划策可就差远了。二人大眼瞪小眼瞪了半天,最后还是武安国顶不住压力,脑筋一转,道:“大人,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孔融眼睛一亮,道:“什么办法,快说快说!”

    武安国大喘一口气道:“我们邻郡东莱,有一名好汉,名唤太史慈的,善使一条枪,勇武非常,州郡闻名,不知道大人听说过没有?”

    孔融不耐烦道:“太史子义么?我当然听说过,孝子嘛,好汉嘛,怎么了,我们讨论抵挡黄巾军,你扯他做什么?”

    武安国白眼一翻,道:“大人,您要是能把太史子义请来,北海肯定没事!”

    孔融一想,也是啊,多个人,自己的安全感应该会增强点,更何况这个人是个猛人。当下便一拍武安国肩膀,道:“好主意!”

    只是派谁去呢?孔融这眼珠子一转,武安国便知道孔融在打他主意,忙道:“大人,我可是不能去的啊,我身体不好,有暗伤在身。。。。。。”

    说了几乎一千个理由出来,最后看见孔融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武安国不由老脸一红,微微张口,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孔融笑道:“好啦,本官是不会让你去的,放心吧!”说完便走了,留给武安国一个背影。

    武安国喃喃道:“孔大人对自己这么好,自己是不是过份了点啊?不过,这城外那么多人,自己冲不出去啊,总不能让自己去送死吧?”找了个理由安慰自己,武安国马上又若无其事了。

    半夜,孔融派了壮士几十人,各带书信,翻下城头,分开各往外面冲去,孔融心想,这几十个人中间,能跑得掉一个,自己便赢了。他这想法没错,虽然黄巾巡夜之人抓了十几人,却也被跑了十来人出去。没办法,黄巾的军纪向来都是最差的。

    却说信使一路亡命奔至东莱,刚好太史慈在家,接住信使后,打开竹简一看,原来是孔北海求援之信。孔融的文字功底谁敢怀疑,在信里,摇动自己那三寸不烂之舌,把太史慈说得是形象高大无人能及,整个北海就等着太史慈前去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了。太史慈也是热血小青年,一看之下,哇,孔融心中自己是如此重要啊,那还等什么,当下化身奥特曼,取了战马,持了武器,拜别母亲,便一路往北海而来。

    太史慈到了北海一看,我的个神哪!怪不得孔融把自己抬得如此之高呢,原来是让自己前来送死的啊!看着北海城外密密麻麻的黄巾军,太史慈口中一阵苦涩,他NN的,老子上当了。

    不过,既然来了,怎能退却?此非大丈夫所为也!太史慈长啸一声,把眼一闭,策马便往黄巾军阵直冲。他这一闯,反而歪打正着,黄巾军心想自己几万人在这,谁敢惹我们啊?

    这个想法没有想多久,居然就来了一个猛人,单枪匹马的杀了进来。当时黄巾军都傻眼了,心想,不是吧,这么猛?一些不信邪的,拿了武器冲了上去,都被太史慈一戟一个,直接捅死。等死了几十个后,黄巾军便不敢上前了,他们本来就是欺软怕硬之辈,见得太史慈如此神勇,心中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