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弹汗山故事(上) (第2/2页)
人一个,不但不同意,反而攻打汉土更加厉害了。到了灵帝时,灵帝也是为这鲜卑人头疼不已,问计于大臣,当时以议郎蔡邕为首的一班人认为鲜卑人兵利马疾,不下于匈奴,作战时又来如飞鸟,去如绝弦,主动去打他们,连影子都抓不到,不如坚壁清野,固守以待时机,然后诱敌深入,一战而定乾坤。 不得不说,当时的大汉,已经乱象渐显,蔡邕等人的法子,虽然老成了点,却是当时大汉帝国能选择的最好方案了。最起码,能有效的缓解边境的压力。可惜,除了保守派,还有主战派呢。夏育当时为辽东太守,这人,在辽东与鲜卑人打了几仗,颇有斩获,便认为鲜卑人不过如此。既然这样,何不大举出击,以好让他建功立业?当下便上书皇帝,说征幽州诸郡边军,皇帝您再派一部份中央军,这些都是天下精锐啊,还怕打不赢小小的鲜卑人?我愿意带领一部人马,为陛下您效劳! 其实,夏育把自己高看了一点点,又把鲜卑低看了一点点,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他在辽东,是守城时颇有斩获,而到草原上去找鲜卑人的麻烦,与守城时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本来,汉灵帝是有些犹豫不决的,可惜,在另外一个被撤职然后又急欲立功好升官的田晏的一齐鼓动下,血气方刚的汉灵帝在面对如雪片般告急的文书面前,同意了夏育的出兵计划。 熹平六年,西元177年,刘备正在卢植门下读书的时候。汉灵帝命夏育自代郡出高柳,田晏出云中,护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匈奴单于出雁门,各率万骑攻打檀石槐,结果,三路大军在大草原上瞎逛了许久,真的连鲜卑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这个时候,夏育和田晏也抓瞎了。草原又大,地形又差不多,要不是请了向导的话,估计他们自己都要转晕了。就在他们兵将疲惫的时候,檀石槐突然出现了,一夜之间,檀石槐统了三部大军,突然之间出现在汉兵面前。结局可想而知,精锐之师对阵久疲之师,而且还是蓄意对无意。汉军大败,还好护匈奴中郎将还有点水平,竭力而为之下,救回了一部人马。其余的,全军覆灭,无数汉家儿郎,就因为一个错误的决策和主将的无能,含恨葬身莽莽草原。
这一战,使中央军与边军实力大损,元气大伤,以至于后来,董卓入京时,皇帝手里头居然没有什么人马。真是一大悲剧。三位败将的命运就不用去说了,好在,四年之后,也就是西元181年的时候,檀石槐得病死了,据说是吃坏东西拉肚子,然后被跳大神的巫师折腾了几天,活活被玩死了。年仅4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唉,生活在草原上就是悲剧啊,别的不说,紧急状况,连个合格的医生都找不到。还是统领万里领土的鲜卑王,真是可怜。 檀石槐死了,他的儿子和连继承了汗位。当时檀石槐在世,把鲜卑分为三部,自右北平以东至辽东一直到与夫余人相接的地方为一部,以右北平以西到上谷为中部,再从上谷到敦煌与乌孙相接的地方为一部。三部各设一大人统领,这三人平日就听从檀石槐招呼。当年和连登上汗位,并不是他能力出众,而是他得到了二部大人的支持才稳稳坐上这鲜卑黄金宝座。只是这和连能力也太差了点,武力值低也就罢了,反正你已经是王了,不要求你赤膊上阵。但和连缺点偏偏不止这一点,遇事处置不公平,各部有争吵的话,大多是凭自己喜好和心情来处理,性格又贪婪,喜欢捞好处。这就惹得许多人不喜欢了。就连当年支持他的人,现在也是暗暗后悔。所以,檀石槐死了十几年了,和连居然还没有完全摆平内部反对的声音。他那拙劣的手段可见一斑。 如今和连重病,年纪青青的,缠绵病榻许久了,巫师跳了快一个月大神,还是有一些长进的,因为虽然没有把和连跳好,但也没有把和连跳死啊。和连身体一不好,当年檀石槐其他的儿子们,便开始蠢蠢欲动了。一个个的,借口关心大单于兄长的身体,都率了自己部落精兵,往弹汗山而来。暗里,却都打着不为人知的主意。一时间,弹汗山上空的气氛,诡异得吓人。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简雍,带着刘备的任务,来到了弹汗山。 PS:第一更,迫切需要诸位的支持。小道在此谢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