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入侵中世纪_第七章:粮、水、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粮、水、文 (第2/2页)

一口气扩充到了40人。

    四个队伍分成东南西北等四个方向,四面出击。平均一天下来每支队伍都能够带回来为数不少的粮食。

    当然向那天一样一天就带回来将近800斤粮食是不现实的,现在因为临近冬季动物们的外出也逐渐减少。所以平均每支队伍只能带回来一百到一百五十多斤不等的粮食。可就算如此,四支队伍一天下来也能收获将近五百斤粮食。

    这样算起来,十天后就能采集到将近五千斤粮食,足足是一个半月的粮食!

    但如果算上普通的人员消耗,还有即将开启的粮食储存运动。想要顶过整个冬天一直到明年2月开春的话。粮食的存储至少要上2万斤,这还是在现有的人数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人员每日的正常消耗。

    两万斤粮食就相当于20000点粮食,大约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收集完成。但如果再排除十天内内消耗的1600斤,恐怕需要41天才能彻底采集到过冬的预备粮。

    现在夏亚老说是粮食缺少严重,其实仔细一算的话现在已经根本算不上什么了。

    就算现在每个人的每月口粮增长到40斤,根据今天三支狩猎队一天的收入就足以扩展数天。在这样积少成多的情况下,很快粮食的储存量就会生长上去。再加上现在只是十月中旬,到真正的大雪纷飞的11月后半旬还有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

    如果保持现在每天外出狩猎的收获不变,唐镇想要撑过今年的第一个冬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夜晚,没有白天的喧嚣与热闹。

    皎洁的明月,为沉寂在黑暗的小镇披上了一层淡淡的白纱。

    而此时的乡郭府内,还有一点火烛的光亮照亮四方。

    夏亚一个人披着那天打来的野猪皮制成的披肩,坐在椅子上仔细盘算着这些日子来唐镇的发展。

    “现在吃的粮食有了狩猎队的保障,水源的话已经挖通了渠道可以就近在乡内提水……”

    夏亚虽然不通古文,但是好在系统并没有在这点上为难夏亚。随着夏亚每写出一个简体字后,就会自动变为唐人所能识别的古文体。

    “虽然现在吃喝的保障终于完成了,稻田的水道也已经打通。但是这些只是基础中的基础。唐镇的发展从开始到现在的五天里,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诺有诺无……吗?”夏亚的笔触停顿了一下,眼神微微有些溃散的盯着笔尖下的纸张。

    夏亚轻轻咬住笔尾,发出嘎嘎的声响。

    “大唐的发展需要详细的计划,为了能够早一日完成文明复兴和民族复兴。就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文明和武力。”

    文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晶。

    自五代十国以来,历经秦统,汉武,晋风三代锻制,后来又以唐诗宋采将我们的文化发展到巅峰。

    受到中土文化波及的地域远至西方欧洲,东到大海之边。

    历经朝代上下两千四百年,波及文化地域一百七十六国,两百一十万公里2。文化深远乃至同化周边小国数不胜数。

    其文化顶峰时期,万国来朝乃是天经地义!

    故此唐朝为世界的中心,长安为世界都市之最!文化繁荣的伟大,建立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的文明基础上。

    因此,古礼不可废。现在的唐镇还只是一个初具雏形的幼儿。虽然可招募唐民为我所用,可是文化历史却无法得到传承。毕竟这里是西欧而非中土大唐!想要唐朝真正的兴盛就必须达到“内外兼修”。武力是必须的,但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国民的自豪感与凝聚力。

    璀璨的文明和古老的历史,正是唐朝能够真正扎根在这片陌生大地上的基础。

    所以,大唐的发展应当遵循一个概念。那就是先文后武,先富后强,忍辱负重,争取时间!

    “不过话说回来,一味的发展内务而放弃军事是愚蠢的。宋朝的例子不仅仅是坏在文臣掌军上,更是因为它太过苛刻军队而导致战而不胜,胜而不取,取而不胜的情况。所以这里的先文后武应该理解成……”

    秦太站在乡郭府外已经长达半个时辰,他本是有事禀告,可忽闻夏亚囔囔自语之声。

    一时半会,他竟然愣在了原地。

    夏亚一心为了真正的繁荣复兴,不惜研究大唐国策未来的走向直至深夜。

    一席单衣上只披着一件不算厚实的兽皮,在寒风中借着烛光,认真的研究着自己初具雏形的国策。

    夜已经深了。

    寒风在呼呼作响,但是秦太却感觉自己心热乎乎的。

    有此明主,大唐必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