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英伦霸主之攻城战.完 (第1/2页)
镇蛮关下,数千敌军正在疯狂的攻城。 数千人的庞大军团,就算是在地上分为四阵排开也至少可以连绵数里。前方城墙厮杀声彼此起伏,震天的喊杀声已经持续了数个小时。 英国人仿佛是吃定了这镇蛮关,面对日渐增巨的伤亡数量充耳不闻。以大浪淘沙的姿态,后方军团一点一点向前推进。所以这也造成了城墙的唐军渐渐感到吃力甚至是乏力,爬上城墙的敌人就像是怎么也杀不完一样,一波接着一波的向上涌来。 唐王站的高看得远,自然而然的将英军采取的进攻策略看的一清二楚。英军指挥官似乎对于攻城颇有心得,采取的攻势刚烈之余不乏余威。整个山下的庞大人数,都采取了破浪攻城阵。波浪阵,顾名思义是犹如大海波涛冲击岩石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此阵攻法虽不迅猛却胜在连绵不绝,特别是对于人数占有优势的一方而言,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英军拖也能拖死大唐了。 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唐王皱眉想到。虽然现在还略显有些早,不过没有办法只能提前动用自己的第二张底牌了。 一挥手,唐王下令所有前线的第一批队有序的收缩防线,降低自身的损失。而第二批队立刻给我顶上去。 镇蛮关的城墙高6米,宽两米半,相隔十三米便有一座箭塔。所以城墙上的两座箭塔之间最多一次性站上两百人不到。而镇蛮关的正面有箭塔四座,左右两翼各有三座。这也就意味着光是一个正面前线就有近千唐军在浴血奋战。 城关下早已恭候多时的第二批唐军得到命令后立刻冲向城墙。而这批唐军不同于城墙上的第一批唐军。十月军团乃军中最为精锐的军团,除了新招募的数千新军以外,当初跟随唐王攻下伦敦的那六百老兵可都尚且健在呢。 由这六百老兵组成的大唐军士乃军中精锐,地位之高仅仅次于大唐的天子亲卫御林军团。这些老兵的身上虽然穿戴着大唐的制式装备,但所有人都并未佩戴盾牌。在他们的手上都是势大力沉的巨斧或长剑,或者是在大规模混战之中具有非常强大的杀伤力的武器。 “刺刀幢!啊呸!是营!跟我上!” 李云一声怒吼,率先带着自己的刺刀营冲上了城墙。双手挥舞着巨大的长剑一头扎进了城墙上的混战之中,顿时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紧跟在李云身后的老兵们也是一个个兴奋的热血沸腾,在轰然的应声中,各自拔出了自己身后或者手边的武器冲入敌阵。这些人就像当初进攻伦敦时一样,虽然这次并非是第一个与敌军短兵交接的,可确实是此刻战场上最凶猛的一个营。 因为他们的加入原本已经摇摇晃晃随时可能出现缺口的防御圈,又一次得到了极大的加固。此时,在城墙的英军们也突然间感觉到压力倍增。因为新加入的六百唐军都是从上次大战中活下来的老兵,所以不论是战场技巧还是心态都远远强过普通士兵,故而他们又被称之为大唐军士。其实就是高级士兵组成的尖刀部队。 英军雇佣军团,杰克与库郎是一对搭档。同时也是被外人誉为最为凶狠的战场双狼。因为他们非常善于配合所以在正面战场几乎没有人可以与他们匹敌。而这次作为英国人的雇佣军,他们也参与了这次对大唐镇蛮关的进攻阵营。 一路上,这兄弟俩依靠彼此的默契已经在城墙上负隅顽抗了近一个小时。而在这一个小时里少说也有二十多名唐兵倒在了他们的剑下或刀下。这俩人现在是越杀越兴奋,逐渐的右翼城墙已经渐渐陷入了被攻破的危机当中。 而负责驻守此处的大唐十月军团的二营营长段鹏,正率领自己的部下们在此浴血奋战!誓死不后退一步。 但因为右翼是唐军防御最为薄弱,同时是进攻次数最大的城墙。二营已经有些渐渐的独力难支。全营上下一两百号人几乎个个带伤,最严重的几个重伤人员已经被人强制拖下了城墙。就这,那几个被拖下去的人还一边捂着自己的伤口一边口中叫嚷道:“******别管我!你们别管我!继续杀啊!杀光那帮英蛮子!!老子死也要死在战场上!!王八羔子的放开我!!让我为大唐尽忠!!”尽管如此,那几名士兵还是被几个受了轻伤的同僚给死死架住然后抬了下去。 镇蛮关熊烈战火升起的浓烟,滚滚着弥漫了整座城池。那风中猎猎招展的‘唐’字旗已然残破褴褛,似乎顷刻间就会坠落。城楼之上更是死尸伏地,血流不止,却无人向前清理,nongnong的血腥味与汗气味相互夹杂着,充斥在空气中,刺鼻难闻。 战争,却依然持续。 嘹亮的嘶喊惨叫,动人心弦。城下英军数之不尽涌动的人头,如波浪般起伏,他们口中,发出了震动天地的喊声。这种喊声,互相传染,互相激励,消褪了心中许多莫名的恐惧,发起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 而城墙上,大唐军队面对如此强敌却誓死不退一步。那怕脚断了,手没了,用牙齿扑上去撕咬都已经是司空见惯。战争的状态已经从火热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可以说是城墙上的军队已经在玩命的死战不退了! 空中箭矢狂飞,拖着长声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纷纷划破晴空,只见不断地兵士中箭倒地。那英军士兵刚登上城墙,即刻被数名唐军蜂拥持刃迎上,寡难敌众。 “格老子的,滚下去!”段鹏一脚飞踹,直接踢飞了那个刚从云梯上跳下来的士兵。紧接着反手一刀,敌人捂着脖子面带痛苦的倒在了地上。 “……”凄厉的嘶喊,疯狂的杀戮,炽热的烽火,使得两军兵士欲加地愤怒,战争越来激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