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二二_转炉炼钢工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转炉炼钢工艺 (第1/7页)

    自贝塞麦发明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起,开始了转炉大量生产钢水的历史,如图3所示。上世纪50年代用氧气代替空气炼钢是炼钢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70年代出现的氧气底吹转炉和顶吹复合转炉,是氧气转炉在发展和完善通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如图4所示。

    一、吹炼过程元素氧化规律

    (一)炉钢吹炼过程和元素的氧化规律

    1)冶炼过程概述

    从装料到出钢,倒渣,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包括装料、吹炼、脱氧出钢、溅渣护炉和倒渣几个阶段,如图5所示。一炉钢的吹氧时间通常为12-18min,冶炼周期为30min左右。

    上炉钢出完钢后,倒净炉渣,堵出钢口,兑铁水和加废钢,降枪供氧,开始吹炼。在送氧开吹的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加入量相当于全炉总渣量的三分之二,开吹4-6分钟后,第一批渣料化好,再加入第二批渣料。如果炉内化渣不好,则许加入第三批萤石渣料。吹炼过程中的供氧强度:

    小型转炉为2.5-4.5m3/(tmin);120t以上的转炉一般为2.8-3.6m3/(tmin)。

    ◆开吹时氧枪枪位采用高枪位,目前是为了早化渣,多去磷,保护炉衬;

    ◆在吹炼过程中适当降低枪位的保证炉渣不“返干”,不喷溅,快速脱碳与脱硫,熔池均匀升温为原则;

    ◆在吹炼末期要降枪,主要目的是熔池钢水成分和温度均匀,加强熔池搅拌,稳定火焰,便于判断终点,同时使降低渣中Fe含量,减少铁损,达到溅渣的要求。

    ◆当吹炼到所炼钢种要求的终点碳范围时,即停吹,倒炉取样,测定钢水温度,取样快速分析[C]、[S]、[P]的含量,当温度和成分符合要求时,就出钢。

    ◆当钢水流出总量的四分之一时,向钢包中的脱氧合金化剂,进行脱氧,合金化,由此一炉钢冶炼完毕。

    (1)硅的氧化规律

    在吹炼初期,铁水中的[Si]和氧的亲和力大,而且[Si]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低温下有利于此反应的进行,因此,[Si]在吹炼初期就大量氧化。

    [Si] O2=(SiO2)(氧气直接氧化)

    [Si] 2[O]=(SiO2)(熔池内反应)

    [Si] (FeO)=(SiO2) 2[Fe](界面反应)

    2(FeO) (SiO2)=(2FeOSiO2)

    随着吹炼的进行石灰逐渐溶解,2FeOSiO2转变为2CaOSiO2,即SiO2与CaO牢固的结合为稳定的化合物,SiO2活度很低,在碱性渣中FeO的活度较高,这样不仅使[Si]被氧化到很低程度,而且在碳剧烈氧化时,也不会被还原,即使温度超过1530℃,[C]与[O]的亲和力也超过[Si]与[O]的亲和力,终因(CaO)与(SiO2)结合为稳定的2CaOSiO2,[C]也不能还原(SiO2)。

    硅的氧化对熔池温度,熔渣碱度和其他元素的氧化产生影响:

    ▼[Si]氧化可使熔池温度升高;

    ▼[Si]氧化后生成(SiO2),降低熔渣碱度,熔渣碱度影响脱磷,脱硫;

    ▼熔池中[C]的氧化反应只有到[%Si]<0.15时,才能激烈进行。

    影响硅氧化规律的主要因素:[Si]与[O]的亲和力,熔池温度,熔渣碱度和FeO活度。

    (2)锰的氧化规律

    在吹炼初期,[Mn]也迅速氧化,但不如[Si]氧化的快。其反应式可表示为:

    [Mn] [O]=(MnO)(熔池内反应)

    [Mn] [O2]=(MnO)(氧气直接氧化反应)

    [Mn] (FeO)=(MnO) [Fe](界面反应)

    (SiO2) (MnO)=MnOSiO2

    余锰或残锰:

    锰的氧化产物是碱性氧化物,在吹炼前期形成(MnOSiO2)。但随着吹炼的进行和渣中CaO含量的增加,会发生

    (MnOSiO2) 2(CaO)=(2CaOSiO2) (MnO)

    (MnO)呈自由状态,吹炼后期炉温升高后,(MnO)被还原,即

    (MnO) [C]=[Mn] [CO]或(MnO) [Fe]=(FeO) [Mn]

    吹炼终了时,钢中的锰含量也称余锰或残锰。残锰高,可以降低钢中硫的危害,但冶炼工业纯铁,则要求残锰越低越好。

    影响残锰的因素:

    ◆炉温高有利于(MnO)的还原,残锰量高;

    ◆碱度升高,可提高自由(MnO)浓度,残锰量增加;

    ◆降低熔渣中(FeO)含量,可提高残锰含量;

    ◆铁水中锰含量高,单渣cao作,钢水残锰也会高些。

    (3)碳的氧化规律

    影响碳氧化速度的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有:熔池温度、熔池金属成分、熔渣中(∑FeO)和炉内搅拌强度。在吹炼的前、中、后期,这些因素是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体现出吹炼各期不同的碳氧化速度,如图6所示。

    吹炼前期:熔池平均温度低于1400-1500℃,[Si]、[Mn]含量高且与[O]亲和力均大于[C]-[O]的亲和力,(∑FeO)较高,但化渣、脱碳消耗的(FeO)较少,熔池搅拌、碳的氧化速度不如中期高。

    吹炼中期:熔池温度高于1500℃,[Si]、[Mn]含量降低,[P]-[O]亲和力小于[C]-[O]亲和力,碳氧化消耗较多的(FeO),熔渣中(∑FeO)有所降低,熔池搅拌强烈,反应区乳化较好,结果此期的碳氧化速度高。

    吹炼后期,熔池温度很高,超过1600℃,[C]含量较低,(∑FeO)增加,熔池搅拌不如中期,碳氧化速度比中期低。

    (4)磷的变化规律

    磷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吹炼过程中的脱磷速度。脱磷速度的变化规律,主要受熔池温度,熔池中金属[P]含量,熔渣中(∑FeO),熔渣碱度,熔池的搅拌强度或脱碳速率的影响。

    表1顶吹转炉吹炼各期的特点

    因素时期

    熔池温度

    (%∑FeO)

    炉渣碱度

    降碳速度

    前期

    较低

    较高

    低

    低于中期

    中期

    较高

    较低

    较高

    高于初期

    后期

    高

    高

    高

    低于中期

    前期不利于脱磷的因素是炉渣碱度比较低,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