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转炉炼钢工艺 (第6/7页)
气体越多,炉渣的泡沫化程度越高,例如吹炼中期脱碳速度快,产生气体量大,容易出现炉渣严重泡沫化现象。 (2)熔渣本身的发泡性即气体在渣中的存留时间。这是熔渣泡沫化的内部条件,它取决于熔渣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炉渣的表面张力愈小,其表面积就愈易增大即小气泡愈易进入而使之发泡;增大炉渣的粘度,将增加气泡合并长大及从渣中逸出的阻力,渣中气泡的稳定性增加。 泡沫渣的控制: 转炉吹炼的初期和末期,因脱碳速度小而炉渣的泡末化程度较低,因而控制的重点是防止吹炼中期出现严重的泡沫化现象。通常是因枪位过高,炉内的碳氧反应被抑制,渣中聚集的(FeO)越来越多(内部条件具备),温度一旦上来便会发生激烈的碳氧反应,过量的CO气体充入炉渣(外部条件具备),使渣面上涨并从炉口溢出或喷出,形成所谓的喷溅。为此,生产中应是在满足化渣的条件下尽量低些,切忌化渣枪位过高和较高枪位下长时间化渣,以免渣中(FeO)过高。 出钢前压枪降低渣中的(FeO),破坏泡沫渣,以减少金属损失。 渣料的用量: 加入炉内的渣料主要是石灰和白云石,还有少量的萤石或氧化铁皮等熔剂。 石灰用量的确定: 1)首先根据铁水的硅、磷含量和炉渣碱度计算: (1)铁水含磷<0.3%时,炉渣的碱度B=(?O)/(%SiO2)=2.8~3.2,所以每吨铁水的石灰加入量按下式计算: 石灰用量(kg/t)= 式中[%Si]——炉料中硅的质量分数; 60/28——表示1kgSi氧化后可生成60/28(=2.14)kg的SiO2。 例1某厂的铁水含磷0.25%、硅0.5%,冶炼所用石灰含CaO:86%,SiO2:2.5%,若炉渣碱度按3.0控制,求每吨铁水的石灰用量。 解:石灰用量(kg/t)= (2)铁水含磷>0.3%时,B=(?O)/(%SiO2) (%P2O5)=3.2~3.5,所以每吨铁水的石灰加入量按下式计算: 石灰用量(kg/t)= 式中的142/62表示每氧化1kg的磷可生成142/62(=2.3)kg的P2O5。 2)其次根据冷却剂用量计算应补加的石灰量 矿石含有一定数量的SiO2,每kg矿石需补加石灰的数量按下式计算: 补加石灰量(kg/kg)= 白云石用量的确定: 白云石的加入量应根据炉渣要求的饱和MgO含量来确定。通常渣中MgO含量控制在8%~10%,除了加入的白云石含有外,石灰和炉衬也会带入一部分。 理论用量W(kg/t)= 实际用量W/=W-W灰-W衬 熔剂的用量: 萤石用量:尽量少用或不用,部标要求≤4kg/t。 矿石用量:铁矿石及氧化铁皮也具有较强的化渣能力,但同时对熔池产生较大的冷却效应,其用量应视炉内温度的高低,一般为装入量的2~5%。 渣料的加入方法: 关于渣料的加入,关键是要注意渣料的分批和把握加入的时间。 1)渣料分批 目的:渣料应分批加入以加速石灰的熔化(否则,会造成熔池温度下降过多,导致渣料结团且石灰块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凝壳而推迟成渣)。 批次:单渣cao作时,渣料通常分成两批:1/2~2/3及白云石全部(冶炼初期炉衬侵蚀最严重);1/2~1/3。 2)加料时间 (1)第一批渣料在开吹的同时加入。 (2)第二批渣料,一般是在硅及锰的氧化基本结束、头批渣料已经化好、碳焰初起的时候(30吨的转炉开吹6min左右)加入(如果加入过早,炉内温度还低且头批渣料尚未化好又加冷料,势必造成渣料结团难化;反之,如果加入过晚,正值碳的激烈氧化时期,渣中的(∑FeO)较低渣料亦难化。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炉况,头批渣料化好的标志是:火焰软且稳定,炉内发出柔和的嗡嗡声,喷出物为片状,落在炉壳上不粘贴;未化好的情况是:炉口的火焰发散且不稳定,炉内发出尖锐的吱吱声,喷出物是金属火花和石灰粒)。 有的厂二批料分小批多次加入以利熔化,但最后一小批料必须在终点前3~4分钟加入。 加速渣料的熔化。加速石灰溶解的措施: 1)适宜的炉渣成分 渣中的(FeO)是石灰溶解的基本熔剂,原因在于: (1)(FeO)可与CaO及2CaOSiO2作用生成低熔点的盐,能有效地降低炉渣的粘度,改善石灰溶解的外部传质条件; (2)(FeO)是碱性氧化渣的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改善炉渣对石灰的润湿性,有利于熔渣向石灰表面的孔中渗透,增大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3)Fe2 及O2-的半径是同类中最小的,扩散能力最强; (4)有足够的(FeO)存在时,可以避免石灰表面生成C2S而有利于石灰的溶解。 因此,吹炼cao作中应合理地控制枪位,始终保持较高的(FeO)含量。(MnO)对石灰溶解的影响与(FeO)类似,生产中可在渣料中配加适量锰矿。 2)较高的温度 熔池温度高时,石灰入炉初形成的固态渣壳较薄;而且熔渣的粘度低溶解石灰的能力强。为此,入炉铁水的温度要尽量高,若铁水温度偏低应先低枪位提温。 3)强化熔池的搅拌 加强对熔池的搅拌,可以改善石灰溶解的外部传质过程,从而可加速石灰的溶解。复吹转炉的石灰溶解速度要比顶吹转炉的快,原因就在于复吹冶炼有底吹气体搅拌。 4)改善石灰质量 (1)提高石灰的活性度:增加石灰的气孔率,增大比表面积,有利于炉渣的渗透,可加快石灰溶解速度,同时,即使石灰表面生成2CaOSiO2外壳也不致密,易碎。 (2)减小石灰的块度并进行预热:石灰入炉初形成的固态渣壳薄甚至消失。 五、石灰溶解机理 六、造渣方法 七、温度制度 o在吹炼一炉钢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控制温度。温度制度主要是指炼钢过程温度控制和终点温度控制。 o转炉吹炼过程的温度控制相对比较复杂,如何通过加冷却剂和调和剂枪位,使钢水的升温和成分变化协调起来,同时达到吹炼终点的要求,是温度控制的关键。 o热量来源: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它们约各点热量来源的一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