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一三节 屠夫 (第1/2页)
.草下的绿藻被黑得发亮的军靴拨开,露出了清澈的靴子踩下去后,水底的泥泞会被震起来,将本来清澈的水面搅得一片混浊。四磅炮很小,炮车轮子也很小,进入沼泽深处后根本挪不动。 炮车不重,不过两百公斤。下面插进去一根根的长木,十多个辅兵一组抬着往前走,跟在步兵的后面。根据斥候的一次次报告,当吕策带着军队赶到沼泽中部时候,在望远镜里看到了浩浩荡荡的彝人大军。 一万多人的彝军在追击中拉成了长长的一线,一千多骑兵和五头战象冲在最前面,咬着邓阿奇的雄字旗。其后是穿着明军制式棉甲的轻步兵,装备了明军铁甲的重步兵走得最慢,刚好处在先锋营的正前方。以为即将冲向胜利的彝人在沼泽里蹒跚前进,一个个舞着大刀兴奋地嚎叫。 吕策找到了那一片线水杉树,他昨天就发现了这一片难得的干地。吕策呼喝着把部队拉了过去,杉树很快被砍倒,它们原先占据的土地成为炮兵阵地。吕策骑在他的大白马上,在望远镜里看到了三个彝人斥候。 虽然在全速追击,但吾必奎还是派出了一些斥候。当先锋营到达那片杉树林下,距离彝兵只有一里多远时候,这些外围的斥候发现了先锋营。那斥候用小旗将敌情传递回了大部队,先锋营的炮兵则用最快速度将炮车布在了阵地上。 除了这一片干地面,附近一两百米全是沼泽。火枪手全部站在水泽里,唯一所拥有的是腰包里的五十份定装弹药。先锋营的手榴弹没法用了,引信一接触水面就要熄灭。吕策现在所凭仗的,只有燧发枪和火炮。 但这已经足够了。 远处的猎物这时也看到了斥候的呼唤做出了反应。显然彝人还不对南海人的武器系统有足够了解,不认为一千多先锋营战士能对一万多人形成任何威胁吕策看到八千多轻装和重装彝兵朝这边杀来。 冷地看着物的靠近,吕策朝全军举起了左手。 “刷刷”的一片响声,是深色军装的擦声。一千四百名火枪手将药包咬开,开始往枪膛里装弹。这里没有树林,一片空旷火炮发挥的最好场所。炮筒里早已经清理干净,辅兵在炮兵的指挥下将纸袋火药塞进炮膛,压实上散弹桶。 等这些动作全部完成。它们又看向了阵地中间地主帅。等待下一步命令。 大白马无聊地刨面地土层。吕策静静地看着彝兵地接近。敌人在沼泽里走得实在太慢了也就和正常地步行速度差不多。这样地敌人不能给先锋营造成任何威胁。吕策要吃一口大地。要靠近了再打。 散弹地射程是七百米。但直到彝兵近到三百多米外。炮兵才听到瞄准命令。炮兵长开始分配目标。几十个测距兵开始计算|快就给出了角度。 “偏左七度。炮口正三度!” “右十二口两度半!” … “开火!” 随着这一声命令,从中间依次朝两边传递火炮一门接一门地拉响了。浓烈的白烟猛地窜出炮口和火绳口,将炮组的cao作人员全部罩入其中。炮筒猛地往后一顿上了跑车的后滑轨。 厚木桶被发射药释放的巨大压力猛地一推,在飞出炮筒的几十米内碎成了纷飞的木条。 木桶里装着的几百块碎铁块在疾速飞行中散开了,上万块碎铁像一阵最猛烈的沙尘暴,冲向了正淌过来的彝人重步兵。 巨大的破空啸声中,散弹弹幕狠狠扎进了沼泽。远远看去,无数的水花被溅得两三米高,覆盖了阵地前方半圆形的一大片。水花落下,那些重步兵已经倒下了一线。原先站得密密麻麻的区域突然清了个干净,只剩下后面还在前进的彝兵。 吕策现在并不担心战斗的胜利,只怕敌人撒腿就逃,精心布置的埋伏起到大效果。一轮炮击结束,吕策紧张地看着敌人的阵型。预料中的大溃逃没有出现,彝兵还在朝这边推进,吕策有些诧异地扬了扬眉头。 看来彝人比较骁勇,不会轻易转身逃亡。他们见惯了明军将军炮的射速,指挥的首领显然认为可以在下一次射击前冲进先锋营的阵地。他们越过了族人的尸体,在泥泞中一脚深一脚浅,吆喝着奋力地前进。 见这些彝兵的战斗意志超出了预期,吕策大胆地修改了作战计划,“瞄准来敌后部!” “左偏三分,炮口上调两分!” “右偏二分,炮口上调一分!” … “开火!” 立在彝兵面前的不是明军,只用了一分钟,先锋营的五十门四磅炮重新装填完毕,再一次吐出了代表着死亡的和杀戮的火舌。沙尘暴越过了前排的彝兵,嚎叫着刺进了敌人的后排。从吕策的位置看不到炮火杀伤情况,但前排的彝兵全都诧异地扭头看去,显然后面的伤亡很大。 吕策用炮弹向敌人说明,逃跑不是一条好路。 彝人终于明白,他们闯进了一片死亡区域。但为时已晚,后面的炮火比前面更猛烈,没有人敢往后逃。七千多名彝兵挣扎着泥泞里跳跃着,冲刺着,试图最快速度冲过这最后的两百多米,冲到汉人面前进行白刃战。 距离两百八十米,站在火炮阵地后面的燧发枪开火了。 这不是战争,这是枪毙。 年轻的基层军官戴着高高的军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