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七节 皇极门早朝 (第2/2页)
年仅二十四岁的崇祯,在十八岁之前,既没想过自己会做皇帝,也没受到过太子式的教育。和眼前这些智商超群的进士们斗城府,他实在是嫩了点。 他爹和他哥哥,泰昌皇帝和天启皇帝,倒是曾和这些文官们对着干。不过都莫名其妙地死掉了。泰昌皇帝是莫名重病后,服用文官一颗红丸仙丹后便呜呼哀哉。那天启还经历过一些波折。莫名重病后,天启曾服用“阉党”的药,但被文官极力反对。官进献的仙丹,这便去了。 继承兄位的崇祯,没有和文官们对着干。一上台,他就大力清剿了他哥哥给他留下的“阉党”。 不过今天,朱由检有些愤怒了。东江镇覆灭消息传来的时候,满朝大臣居然漠不关心。这泥烂的大明王朝越陷越深的时候,眼看就要失去爬起来力量的时候,这些文官们还打着消灭魏阉余孽的旗号排斥异己,这让青年人确实有些失望。 朱由检毕竟是太祖血脉,朱家正塑。他毕竟是这天下名义上的主人,看着前面那些官袍老人们,他突然涌出一股难得的愤怒出来。 “朕有些累了,今日便议到这里吧。” 这一句话,让所有文官愣了愣。 在两派大臣同样不满的目光中,鸿胪寺官员扬鞭高唱,“今日议毕,天子退朝!” … 四月的南海国,太阳已经很辣了,照得那满山椰子树油亮油亮的,一片片闪得人眼睛发花。 昌化县南部的一条小河上。主河道已经被分水渠排干了水,几万广西汉子正在河床上修建水坝。推车的推车,夯土的夯土,一个个赤着膊子,忙得热火朝天。昌化州农垦局局长张罗寒穿着一身海布衣服,抓着几本数据表在工地上蹲着,和几个工头摸样的人商量着什么,却没注意到史班和庞宁骑马走了过来。
远远看了看那已经有些形状的土坝,庞宁好奇地朝史班问道,“这水库有多大?是你说的大广水库么?” 史班停下了马,随口答道。“这个是刘家坝,一百七十米长,二十七米高。修好了可以灌溉三万亩新田。这有四万灾民在修,张罗寒也挺能管事的,我估计没多久就能修好。这算小的,也就是让张罗寒练练手。” 彝**乱西南,虽然最后被吕策打回去了,但在广西造成了大量的灾民。董学普便组织了一些商号,从广西各州县运送灾民到南海国安置。一方面可以让这些广西人不会饿死,另一方面,也解决南海过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等到三月份的时候,南海国已经从广西运来了二十多万灾民。 这些灾民运到南海国后,对南海国的制度和规矩并不了解,都被董学普和史班组织起来建设大型工程,算是让他们有个适应。 看了看南面,史班沉吟说道,“大广水库在南面,还没开始修呢。反正现在人手多,董学普也没事情让这几十万人做,刚好可以上大工程。我找人勘探过了,回头去昌化江上修那个大广水库。这要是能修成,保守估计,光是水田灌溉面积就能增加七十万亩。这几个水库全部修成后,光昌化县可以养活一百万人。” 庞宁点了点头,恭维说道,“厉害,史工着实厉害。” 两人这边正在说话,那边突然响起了一片钟声。今天的劳动时间结束了,那些劳工们都停下了手上的活,往坝下的分饭帐篷里走过去。张罗寒这才注意到史班和庞宁都来了,赶紧过来迎接。 史班看了看走过来的张罗寒,和庞宁说道,“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们就到工地里填填肚子吧。” 庞宁愣了愣,瘪嘴说道,“入乡随俗。” 史班笑了笑,直接往那些分饭的帐篷里走了过去。 工棚里。那些干了一天活的劳工们一个个蹲在地上,正在大口地吃着饭菜。那些劳工似乎经常看到太平王,居然都认得史班。见这边几个人走进来,所有人都停了手上的碗筷站了起来。 史班挥了挥手让劳工们不要多礼,自顾自走到那菜桶旁边,拿了一份饭菜。 劳工们的伙食倒是简单,一人两大碗饭管饱,一大勺萝卜,一块大肥rou。庞宁有些不习惯,接过那大饭碗,一时竟有些发呆。 史班从张罗寒那里接过一份进度表,转头和庞宁说道,“我看你整天和海商一起,大鱼大rou也吃腻了,今天和我一起吃顿清淡的。” 庞宁闻言啐了一口,瘪嘴骂道,“我素来俭朴节约,你不知道罢了。” 史班笑了笑,转身和张罗寒商量起那施工的事情了。这两个人倒是没有一点架子,不知道说到个什么数据,说了几句就争了起来,倒把庞宁丢在一边。 看着史班这个偏执狂,庞宁摇了摇头。 口上说得轻松,但看着那肥腻腻的大rou块,庞宁却始终咬不下去,还是把饭碗放了下来。见史班没有看这边,庞宁抓了旁边一个广西汉子问道,“兀那汉子,你哪里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