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二二_二四八节 股票交易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四八节 股票交易所 (第2/2页)

南海的武装海商集团,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做正经买卖。

    他们的时代结束了,但其实,他们的时代刚刚开始。

    这些武装海商集团,如今都是南海国商业领域的重要商号。

    如果说南海国的本地商号大多只能把货物销到两广,刘香老这些武装海商集团则可以把货物销到东南亚,江浙,北直隶,朝鲜,甚至印度。当然,他们也把大量的海外奇珍运到了琼山州分销。南大街做事上的商号伙计们,时不时可以看到刘香老有些无趣地拎着个鸟笼子,为了海布或者象牙的价格和其他商人讨价还价。

    基本上,你可以在南大街买到这个时代有的一切大宗商品。

    那些新店铺一路往东面开下去,把整个府城的南面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今年开始,南海国“三年免赋”的期限就算过了。无论是什么商号,都需要向南海国“税务衙门”上缴“商业税”。不过税率不重。只有两厘而已。两厘是民间的说法,按照董官家公告的说法,就是一年百分之二。

    收了税以后,官府的手头明显阔绰了许多,在法律、警务、教育方面的投入都加大了。南大街来说原先是商号凑钱排水清洁,官府没什么钱打理。如今琼山州赵武派人来拓宽重建了一条漂亮的水泥路,路边修了暗槽排水渠。

    南大街正中间,刘香老的“威远”商号和华震洋的“震洋”商号本来在马路边建了两个大院子,生生占了十几丈的繁华地段。如今经赵知州协调,把两家商号的前面第一进院子拆了,修了一个小型的花岗石广场。倒把两家的商铺衬托得更加气派。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

    这广场旁边对面,今天建起的那个高耸恢宏的罗马多柱式大理石建筑,才真正确定了南大街在南海国商业圈的核心地位。从今天开始,南大街将不止是南海国的南大街,更是整个南海商业圈的南大街。

    顺利运行股份公司制两年的南海国,今天正式成立了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起巴尔维亚那些红毛人引以为豪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南海国这个股票交易所先进太多了。

    渐渐融入南海国商业网络的刘香老、钟斌、南海国大商号华震洋,周氏家族等十家商号,成为了撮合买卖的红马褂,也就是“会员做市商”。不仅如此,董官家投资建设了三家官方审计所,成为了股票交易所的审计机构。董官家上个月还从各个法院抽调精英,成立了一个股票监督法院,专门监督这个股票交易所。

    有这些机构监督,红毛人津津乐道的股票疯狂炒作,哄抢,都难以发生。

    那五十串鞭炮,惹得看热闹的人群更挤过来了一些,一个个喜气洋洋地捂着耳朵。

    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百姓中间,“崖州贸易公司”的伙计华哥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手上抓着一份《报名商号情况表》,华哥不顾头上一头的细汗,快步跑向了在人群后面踮着脚的黄作涛。

    他们之所以挤到这里来,是来参加南海国“股票交易所”开张仪式的。

    黄作涛从和庞宁换铁器开始,就对这五个怪人信任无比。南海国成立后,无论南海国推行什么政策,他都是二话不说地投资跟进。这种无条件的信任,让他在商业领域,取得了那些谨慎商人没有取得的巨大成功。“崖州贸易公司”只成立两年,虽然一路经历坎坎坷坷,但如今却的确非常成功。

    这一次,北王推行股票交易所,崖州贸易公司也是第一批报名参加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的小型商号之一。

    不过没想到今天来的人这么多,黄作涛差一点因为挤不进去没拿到上市报名表。

    “掌柜,报名表我拿到了,我问了那个管报名的交易所伙计,他说要三张表。掌柜的你带来了么?”

    所谓“三张表”,是南海国商界的习惯提法。其实就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是南海国官方反复强调,推广的复式记账法的一个产物。比起老式的账目方法,“复式记账法”更系统性地降低了假账的可能,是董学普政府大力推广的一项经济科学。

    那“三张表”上,把企业的种种资产情况,过去现在描述得比较清楚,有利于快速掌握一个商号的基本情况。所以南海国“股票交易所”对申请上市的商号,统统要求提供完整的三张表。

    拿到那张《报名商号情况表》终于拿到了,黄作涛舒了口气。

    拍了拍自己手边一个大包,他笑着和自己的小伙计说道,“带着,都带着!我就怕交易所要求,这次把所有票据都带来了。”

    走到马路边上的一个石凳上,黄作涛摸出一支鹅毛笔和一小盒墨水,在那《情况表》上小心地填写起来。

    “华哥,我记不起来了,我们前番海布生意赚了多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