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九节 南海援军到达 (第2/2页)
之后,我会从侧翼攻击城上山附近其他藩军,从北向南击溃北面的所有部队后,我调头回来,和改水军一起上下包夹仙山附近的幕府军主力。全歼伊达政宗指挥的主力。” 庞宁说完这句话,站在了沙盘旁边,看着众人的反应。 这一次南海国三支部队联合作战,算是三支部队成军后的第一次。这三支部队有着各自的领袖,庞宁虽然是这场战役的发起者,但并不能完全指挥其他部队。如果想贯彻自己的作战意图,他需要秦明韬和邓阿奇的配合。 秦明韬带来了三千名燧发枪手,一千名鸟铳手,两千名大刀手。邓阿奇带来了一千名骑马大刀手和一千名骑马燧发枪手,加上庞宁的四千燧发枪水兵,一百多门从船上卸下来的火炮,构成了南海国这一战的全部兵力。 为了保证舰队有能力抵抗日本家宅船的突袭,庞宁不能从船上卸下更多的火炮了。但目前的总兵力,面对日本幕府的十二万人,还是有些不足。 尤其是伊达政宗制造竹盾的动作,让庞宁放弃了彻底死守的念头。一百步以上的距离上,厚重的竹盾会极大地降低燧发枪的杀伤力。而如果日本人利用竹盾掩护填平了壕沟,日本的三万多火绳枪手可以冲上山头和南海军对射。 应对这样的形势,庞宁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作战思路:仙山一侧要利用地势拖住敌人的主力,在另一侧的城上山,则要集中大兵力突破敌人略显混乱的北面阵线。 这样的作战计划,南海军主力将布置在靠近海岸的城上山,仙山驻防部队压力很大。而这个近乎艰难的仙山防守任务。庞宁全部交给了秦明韬的改水军。 秦明韬看着沙盘,没有说话。
赵德皱紧了眉头,看着秦明韬,似乎十分反对这个方案。不过既然义父在场,赵德是不会逾矩说话的。过了好久,倒是改水军的炮兵旗总常文广打破了沉默。 “南王殿下,改水军远在辽东,损毁的火炮一直没有得到南海国补充,现在随船带过来的只有二十门炮。单方面防御十二万倭寇的冲锋,火力不足。” 庞宁点了点头。 “船上卸下了一百六十门炮,八十门在城上山防止日本军的突袭。还有八十门全部布置在仙山。加上改水军的火炮,可以在山头上形成一百门四磅炮的火力。” 庞宁算了算,转口说道,“补给品短时间不会不足,舰队可以先开到外海。我再从船上卸二十门下来加强仙山防御。不过不能再多了,日本人的划桨船在近海速度很快,水兵全部上了岸,船上的防御已经薄弱到极限了。为了船队能够安全进出港口补给,目前只能提供这么多炮了。” 常文广看了看皱着眉头的赵德,张着大嘴巴又说道, “改水军手榴弹也不足。太平王小气,兄弟们到了辽东以后,这一年都没从南海国拿到手榴弹补给了。” 庞宁点头说道,“这次太平王提供了六万枚手榴弹,我分四万枚给改水军。还有弹药,我会向改水军提供足够的弹药,我保证不会让改水军在后勤上出现不足。” 庞宁这么给面子,常文广张了张嘴巴,说不下去了。 “总之,改水军诸位放心。我庞宁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是庞宁卸担子,实在是因为改水军防御战经验丰富,只有你们才能守得住这样的山头。” 见秦明韬的旗总们不说话了,庞宁笑了笑,看了看秦明韬。 常文广瘪了瘪嘴,没有说不好,却也没有说好。赵德和庞宁关系不好,这打仗时候,为了不给义父带来麻烦,他不方便和南王针锋相对。把头一低,赵德只看着军营门口不说话。无论如何,改水军作为援军,是不愿意干“吸引敌人主力”这种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的。 但秦明韬比自己的手下们大方。 当初五个人一起出生入死那么多次了,谁先谁后,能分得那么清楚吗?看着自己的旗总们,秦明韬点头说道,“好。改水军没问题。野地里几万骑马鞑子都打过,在山上,改水军不怕日本人的步卒。” 秦明韬在沙盘上看了看。 “改水军会守住仙山,直到破海营和先锋军杀过来包抄为止。” 庞宁知道秦明韬只要答应了,改水军就会把防守做到底,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改水军的军官们不再提困难,齐齐走到了沙盘旁边,仔细讨论着幕府军的布阵情况。庞宁突然想起了什么,看了看邓阿奇。 邓阿奇的样子,却让庞宁愣了愣。这个先锋军的青年旗总似乎对这个军事会议毫无兴趣,正趴在旁边的桌子上昏昏欲睡。看见南王看向自己,邓阿奇咳嗽了一声坐正了,朝庞宁眨了眨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