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指南剑》由来 (第1/2页)
中午,烈日当空,天气炎热。万里无云,海风徐徐吹来,带来了一股大海特有的咸腥味。深蓝色的大海和蔚蓝色的天空紧紧相连,往日波涛汹涌的大海,今天似乎特别平静,在阳光的照射下,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裳。 艳阳下边,是一条蜿蜒的白色长蛇,不对,是战舰。三桅大帆在夏季强烈的季风吹拂下,鼓胀而饱满,船阵中领头的,赫然是南蛮帝国的元帅坐舰:战神号。船身上,雕刻满各种古朴的花纹,山鸟,走兽。应有尽有。整个船体,是由南方特有的柚木制成,长约50丈,宽20丈。即使在这无边无际大海上,这庞大的船身也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温热的海风刮在脸庞上,温暖,舒适。希烈很喜欢这种感觉,从一个普通的船长做起,转眼已经过了快三十年了,如今,已经是威名赫赫,威震整个天龙大陆的南蛮海军大元帅。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然而,在阳光下思考问题,吹海风这个习惯一直陪伴着他。是他的最爱。 海风吹拂在他红润的脸庞上,掀起他约有点花白的胡须,他就如一尊雕象。静静矗立在那里。副官优特力从船舱中看着这个半百老人。眼神中全是崇拜和敬畏。海天一色中,一只白色的信鸽出现在视野中,径直向战神号飞来。盘旋了一圈,就落在了优特力手里。从信鸽身上取去一个小纸卷,恭敬地走在希烈后面:“烈帅,南方最新战况,已经到了。” 展开信纸:汉军疯狂进攻已经第7日,总计投入兵力估算已过20万。我方伤亡惨重,已近两万。预备梯队第一梯队已经调用。看毕,希烈把信纸捏成一团丢进了大海。他转身,对身边的副官吩咐到:“告诉他们,第二预备梯队随时候待命,使用添油战术,保持不胜不败的态势,务必把汉军拖在新河城。” “好的,烈帅。”优特力行了个礼,转身下去了。希烈望向遥远的北方:轩辕小儿,我要让你有来无回! ~~~~~~~~~~~~~~~~~~~~~~~~~~~~~~~ “咚…咚…”东汉王朝报晓的钟声始终那么大气。苍凉。这钟声,见证了东汉的兴起,发展。近千年的磨砺,已然现出几分老气的感觉。 勤政殿内,丞相陶仁站在文官首位,一脸的平静。然而,频频向御帘张望的举动却暴露了他的紧张和不安。是的,加上今天,东汉天威皇帝轩辕威已经整整一个月零三天没来朝会了。对于一向勤政的天威皇帝来说,这事本身就透着一股蹊跷。而如今,太子远征南蛮,催粮,催援军的加急信封是一天几封……,而帝国东部大旱,也需要拿个章程出来,帝国北部,镇北将军欧阳治的报警信一封连着一封:北蒙铁骑调动频繁,行迹可疑。恐有大规模军事行动。 “李兄,咱们是不是应该联合群臣,向皇后要求探望一下陛下。”陶仁向站在武官首位的太尉李铁建议。李铁正在闭目打盹,听得此言,缓缓睁开了一双鹰目,双目之中寒光四射:“哦,陶兄急什么?不是都有皇帝的手谕么?再说,皇后娘娘已经说了,陛下偶感风寒,就这两天就好。我看陶兄少安毋躁,过两天,我们陛下一定又会生龙活虎的出现在大家面前的。” “这……”陶仁正欲再劝。侧面御帘一掀。走出一个白面无须的太监,在御案边站定,扯着公鸭般的嗓子喊到:“皇上身体不适,还需将养几天,各位大人还是散了吧,有问题,改日再议!” “嗡——”下面顿时一片窃窃私语。再也不复刚才的肃静。 李铁一马当先,龙行虎步的走出了勤政殿。一大群武将也随着这位手握重兵的太尉大人远去。留一下一小撮武将犹豫着,彷徨着。望向了丞相大人。 慢慢的从勤政殿度出来。陶仁的脸色都快阴沉得滴出水来。自从太子出征,自己插在皇宫里面的眼线都被当今皇后用各种理由或调走,或贬斥掉了。几十年的政治经验,他敢断定,皇宫里面一定出了大事。就是不知道。皇帝现在具体的情况。 “陶大人,你看如今咱们怎么办?”凑上来的,是陶仁的学生和铁杆,户部尚书王人杰。“是啊,老这样等也不是办法啊,皇帝具体状况咱们得了解,太子的求援信咱们也不能不理啊!”户部侍郎窦忠也帮腔。 其他尚书和侍郎,除了兵部和工部外,也有意无意的向陶仁靠了过来。 陶仁望向了这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尽管,也许里面的期盼不全是真实的。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看来,自己得真正有所行动了。极目远眺,滚滚乌云已然悄悄的从天边涌了上来,看来,暴风雨就要来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