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亚圣八重天 萧飞讲道 (第2/2页)
看他如何自己站起来,好在天赐的表现还算让他满意。虽然姿势难看了些,不过丢些面皮能换得修为进步,非常地值得。当然,等萧飞晋级结束,紫阳山脉灵气又一次枯竭,想要恢复得花十余个元会了。 等天赐坐下后,萧飞说到:“今为师更进一步,尔也距离大罗金仙只有一线之隔,值得庆贺,此番,就为尔解惑千年,以作庆贺。” 天赐闻之大喜,直接问出了最大的困惑,说到:“请问老师,为何无论吾如何打磨法力,都不能晋级大罗金仙。” 萧飞淡淡一笑,似乎预料到他会这么问,便答道:“大罗金仙,为仙的至高境界,五气朝元,三花聚顶,超脱命运的长河,当然不仅仅是打磨法力就能晋级的。想要成为大罗金仙,法力、道行、境界都需要达到相应的层次,才有可能成功。” “何为道行?” “对道的感悟程度” “何为境界?” “心境” 天赐心里感叹了声‘原来如此’,接下来,便将对经文的感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修行中遇到的疑惑一股脑地问了出来,此次可是天赐良机,他当然要把握住机会。 千年后,天赐从求真宫离去,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显然获益匪浅。 一万年后,天赐正在入定的时候,元神中响起萧飞的声音“天赐,到求真宫来”,他便从入定中醒来,整理了下干净的衣服,就进入了求真宫。 这段时间,萧飞巩固了亚圣八重天的境界,决定给天赐讲次道。不需要多久,天赐就要晋级大罗金仙了,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分水岭,突破前基础越牢靠,突破后道行越高,潜力也越大,萧飞当然不会让天赐就这样突破。 以前不讲道,是为了让天赐自己有很高的自主性,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现在讲道,则是帮他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就像给一颗树的主干添枝加叶,给根系施加水分,让它生长地更加旺盛。
天赐坐下后,萧飞没有说什么,便开始讲道了。只见萧飞头顶现出一亩庆云,精气神三花不断地在庆云沉沉浮浮,又有五条白浪来回冲刷,庆云垂下无数祥光,结成璎珞护住萧飞,青岩剑、拂心尘、杏黄旗在三花中若隐若现,放出无数毫光,整个求真宫顿时充满一种玄奥的气息,求真宫也开始缓缓地旋转。 天赐元神受到气息牵引,头顶露出半亩庆云,五条白浪起起伏伏,三朵虚幻的花朵隐约可见,庆云垂下一片祥光瑞气,纵横交错。 萧飞也不说话,只是不断地用元神演绎诸般道法,从天仙道果,一直到大罗金仙道果,演绎地异常详细,时不时还会有些神通法术,用以辅助天赐更加完善地理解道法,天空隐隐有仙乐奏响,仙乐怡人,空中有异香扑鼻,闻之修为精进。 天赐只觉整个人徜徉在道的海洋中,随着波浪不断起伏,每次翻上一个浪头,道行都有一分精进,庆云有一丝扩大,三花也逐渐凝实,元神中也演绎出千万妙法,万般神通,心境同时在提升着。 如此,九百九十九年后,萧飞收回了顶上庆云,天赐刚要攀上又一个浪头,突然发现海洋消失了,立刻就醒了过来。此时庆云已经扩大到一亩了,三花似乎下一瞬间就要开放,道行也快到达大罗金仙,心境也提升了一大截。 还不等天赐开口说话,萧飞便口念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萧飞此时虽不为混元大罗金仙,但修为也是冠绝洪荒,求真宫中顿时天女散花,仙乐袭人,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讲道过程中,他还不时地挥手间将灵气结成的金莲打入天赐元神和rou身,辅助弟子晋升。 天赐见老师又开始讲道,瞬间收束心神,全心听老师解读经文,此时他才发现和老师差距有多大,以前以为理解的句子,在老师口中能讲出无数种奥妙,心神完全被道的玄妙包裹,他贪婪地吸收着一切能吸收的东西,恨不得将老师讲的一切都化为己有。 两千年后,天赐头顶庆云完全成型,三花也完全开放,一条虚幻的河流从天赐眼前流过,一条人影似乎毫不费力地从河流中窜出,化为一道白光进入天赐元神。从此,他成为大罗金仙,不再有寿元的限制,超脱命运的长河。 讲道并没有结束,萧飞仍然解读着道德经,此时更是拘来大片灵气金莲打入天赐体内,如此,持续了一千年,萧飞不再讲道,天赐也从入定中醒来,已经稳稳地达到了大罗金仙境界,没有一丝浮动的气息。 天赐瞬间发现了自身的情况,跪下,给老师磕了个三个头,恭敬地道:“多谢老师相助。” 萧飞点点头,淡淡地开口到:“尔已经成为大罗金仙,且下去,好自修行。” 天赐答道:“是”,朝萧飞拜了拜,便退出了求真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