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备战 (第1/3页)
第四百六十五章备战 如此一来,朱瞻基自己这下也不再mí信朱高煦不会造反了 让陈刚离开之后,朱瞻基看着下面所有大臣,道:“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这汉王造反已经是肯定对了,那么不知道大家又什么对策?” 下面的那些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这张辅率先走了出来,道:“启奏皇上,这汉王造反其实早就昭然若视,所以臣等也早就有了一些准备” “哦?什么准备?” 朱瞻基问道 张辅道:“就在不久前,我们知道天津卫一些将领要参与谋反,所以就在他们动手之前我们就已经派出了人将这些打算造反的将领一干去不捉拿,然后趁着汉王等人还没有觉察,立即出兵,击溃了济南都指挥使靳荣的军队现在已经占领了济南” “怎么朕一点都不知道?” 朱瞻基有些意外道 至于他知道还是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这个时候这也都成了定局了 张辅立即道:“这事情也是比较的突然,不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济南的兵力已经吸引了汉王足够的兵力,要是不打下了济南的话,他一夜都不会安心“ 现在情况的确也是这样,朱高煦派出了大量的军队直奔济南,而对于他而言,济南自然已经成为了兵家要地,是必须要被占领的地方 这可是瞒着朝廷其他很多人的事情,听到这些,这些大臣们一个个也有些惊讶,显然他们对于这并不知情,最主要的一点,朝廷调动兵马居然没有告诉他们。 可是这调动兵马可是辅政大臣,而且其他的几位显然也同在知道这个事情,如此话又有谁又有哪个胆子责怪?别人可是几位朝中最有名气的人物,而且他们的决策现在已经奇道了非常的重要的作用 朱瞻基道:“他们能守下济南?” 张辅道:“为了保证他们能守下济南,我们已经连夜调集了一些火炮过去作为支援,短时间要守下来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现在刚刚秋收之后,粮草方面也能保证” 朱瞻基如此一听,心里大为放心,道:“如此甚好,那么英国公,现在你认为应该如何?” 张辅正sè道:“老臣愿带两万兵马,取下汉王的项上人头献给皇上” 但是朱瞻基并没有表态的意思 而杨荣这个时候则道:“想当年,成祖清君侧,建文帝派遣李景隆出兵讨伐,最后却失败,臣认为这教训不能不吸取当然,臣并不是说张大人不动兵法,而且张大人绝对又能力取得汉王的项上人头“ 李景隆xi九江,明太祖朱元璋姐孙、曹国公李文忠子。建文帝即位,甚被重用。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jian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jian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jian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méng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jīng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bī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燕军渡过长江,他奉命出使燕军,请求割地讲和。燕兵进驻金川mén,他开mén迎降。成祖即位。封他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当然,最后这个也就是要一个很大的笑话,其实和当初的赵括纸上谈兵更是有得一拼 顿了顿之后,杨荣这才接着道:“所以臣认为,皇上完全应该御驾亲征才可以” “御驾亲征?” 在场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开始有些议论纷纷起来,立即有人道:“皇上,这御驾亲征的话,要是万一伤龙体该如何是好?” “是啊,皇上,只需要臣等领兵,自然可以打败汉王,何须皇上亲征” “皇上御驾亲征其实也并不是不可,如此一来敌军自然胆寒,天之之威岂是他们能抗拒的?” …… 反对的也有,赞成的也有 至于朱瞻基,这个则在自己考虑自己的问题,沉yín了一下,这才道:“朕决定御驾亲征” 这话一出,不少人也吃了一惊,更有人打算立即上前劝阻 朱瞻基则道:“朕之所以决定御驾亲征,其实也是深思熟虑,汉王之所以敢造反,其实还不是因为胆朕刚刚即位不久,认为朕没有办法统兵,而且想必也有些人对于朕还是有些三心二意的吧” 虽说前不久已经清理了一些打算谋反的人,可是这朝中还有那些人真正的效忠自己,这一点谁又知道? 所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朱瞻基决定亲征,其实就是想要让这些人知道,自己可是堂堂的天子,汉王造反又能怎样? 如此一来,那些大臣们还真的不少再说了,于是简短的会议之后,朱瞻基御驾亲征的事情也就定了下来 接着,便是也就任命了一些将领 其中命令郑王郑王朱瞻埈、襄王朱瞻墡留守京师,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前锋,自己则打算亲自率兵大军出兵乐安,王钰则留在了集成,张辅则随行,毕竟打仗方面,张辅可是能手,所以很多方面朱瞻基还是想要好好的请教一下他的 至于留守京城的两位王爷,则是他的兄弟,也是非常信得过的人。 作为前锋中的薛禄更是一命骁勇善战的将领 薛禄,原名薛六迹以后改“六”为“禄”。明初,燕王朱棣动靖难之役,薛禄从征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逐擢升。真定之战,生擒建文帝左副将军李坚,此后每战必胜。单家桥一役,因马失前蹄被平安侯所执,竟然奋力挣脱,夺刀杀死守卒,驰还复战,最后大破平安侯军。后转战彰德一带,生擒都督指挥打尽,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朱高煦打算用来奇袭的奇兵一下子不存在,反而让他搬起了时候砸了自己的脚 在场的人听了,其实不少人的心里都在暗呼侥幸,难怪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天津的兵马居然有了如此的调动,现在才知道这原因 就连杨荣听了也不由的感慨,道:“天佑我大明啊,这冥冥之中只有天意 很多人对于此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于是这事情也就成了天保佑朝廷 说完之后,王钰又道:“皇上,臣还有一是请求” 朱瞻基现在心里正高兴的,道:“王爱卿请说” 王钰道:“穿云豹等人虽说当初干了一些杀人越货的勾当,而且这次也是他们杀掉了朱恒,这朱恒原本是朝廷大臣,杀朝中大臣本应该是死罪,不过一因为如此,才避免了天津兵马攻取京城,所以还请皇上念在他们这次的功劳的份上,也就赦免他们的罪状” 现在所有人都在这里,所以王钰干脆就在这里求情,现在他们的功勋可是一点都不xiao。 张辅这个时候也道:“是啊,皇上,正如王大人所言,他们虽说以前做了一些事情,不过念及他们对朝廷有功,不如就功过相抵,也就不追究他们当初的事情了” 朱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