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名将对勇将 (第1/2页)
蒙破的四万秦军主力北面是从东阿城南门出战的一万烈日军精锐,西面是桓楚的十六万楚军,原本是处境最为凶险的。 东阿城中援军出城夹击四万秦军主力,形势转向对楚军有利时,手握重兵的桓楚,心中也不由自主的萌生了借机歼灭秦军的念头。 可是桓楚最先攻击的却并不是挡住自己退路的秦军主力。 东阿城与大河之间七八里的距离,也就是四千步左右的战场宽度。以临阵时每位军卒之间相隔一步半的距离来计,排开阵势后,最前排也只有二千楚军。 算上每一个军阵的厚度,桓楚一次可以派出的楚军也只有三万左右。再多的话,就不是冲阵而是挤成一团自乱阵脚了。正因为此,桓楚在手握十六万大军的情形下,对于身后一万秦军的挑衅还是没有忍住怒火。 在三万楚军逼近到蒙破四万秦军阵前时,楚军后阵也同样出动了三万大军向身后的一万秦军杀去。 桓楚的如意算盘是先借着兵力优势在冲击蒙破防线的同时,先将身后的一万秦军歼灭。可是这个想法却有点太过一厢情愿了,两军对垒可不是简单的比人数。 一人对三人的情形下,自然是人多一方要大占优势。可是一万大军与三万大军对战,最重要的却是要看两军谁的军阵更娴熟、紧密,谁的军卒配合更默契。 本身军卒单兵战力和士气就高出楚军的蒙破亲军,与三万楚军松散的阵形一比,就越发显出其精锐之处了。 蒙破的一万亲军此时所列的是一个圆环形的大鱼鳞阵。每十名秦卒为一伍形成了最小的一小片鱼鳞,而十片这样的小鱼鳞又形成了一片更大的鱼鳞,直至一万秦军环环相扣的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鱼鳞大阵。 楚军冲至阵前后,硕大的鱼鳞阵开始了有序的缓慢转动。无数片小小的鱼鳞在旋转中将近身的楚军士卒切成了碎片。即便偶有秦卒伤亡,秦军阵中也立刻会有人补上空缺。看似声势浩大的三万楚军,在秦军的鱼鳞阵前空自损兵折将,却难以寸进。 森严、规整的鱼鳞阵本就是最利于防守的阵形,而蒙破亲军在娴熟运用阵形的同时,硬是将鱼鳞阵发挥出了攻击阵形的威力。 指挥一万蒙破亲军的裨将显然是得到了蒙破真传的将才,在不断粉碎楚军一波波攻势的同时,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硕大的鱼鳞阵保持着严整的阵形慢慢的反而朝着楚军来路进逼。 犹如一头身披重甲的巨大怪兽,任凭数万楚军如何扑上去厮杀,秦军鱼鳞大阵却稳如泰山。 与桓楚身后的一万秦军不同,蒙破为阻截楚军退路,四万秦军布下的阵形是防御与攻击并重的偃月阵。 同样是面对桓楚部三万楚军冲击,拉成一条长长弧线的秦军一开始好像是很快就被楚军不断的向后逼退。除了月芽形阵势的两个端点还牢牢的钉在原地外,秦军中间的的阵线已经被拉成了一条长长的弓形。 当桓楚还没来得及开始高兴时,就像已经拉满的弓弦总要向前弹出一般,秦军毫无预兆的开始反击了。冲进偃月阵中的楚军在冲势稍缓的时侯,突然被秦军凶猛无比的发动了反攻。 悍勇的将领,坚韧的秦卒,加上蒙破看似平常,却总是恰到好处的调动。刚刚退后的弓弦,变成了一根锋利的镰刀,割草一般将冲进偃月阵中的楚军一扫而空。 只是第一波接战,楚军前锋就损失了六千军卒。 前后都有秦军阻截,唯有一条生路可走的情形下,无论是桓楚还是楚军兵将也都在绝境中爆发出了最大的战意。咬着牙,顾不上巨大的伤亡,楚军在桓楚的命令下,开始轮番猛攻秦军偃月阵形看似薄弱的中部。 然而不论楚军的攻势如何猛烈,看起来总是一冲就退的偃月阵形,总是能在减缓楚军冲势后以更凶猛的势头弹回,一旦秦军的反攻开始,一头扎进秦军偃月阵形缺口中的楚军不是被迅速击溃就是被精锐秦军砍瓜切菜一般的横扫一空。 整个城外二十余万秦楚两军交战的战场上,此时楚军唯一占据上风的只有钟离昧所率的一万烈日军精锐。 桓楚发动攻势后,钟离昧也随即向当面的秦军发动了攻击。看到自己当面就是秦军主将大旗,向来悍勇的钟离昧也激发了最大的战意。挥舞着那令常人心惊胆寒的巨大战斧,钟离昧率一万烈日军精锐犹如一道巨大的铁流涌向了蒙破将旗所在之处。 虽然正面还在承受着桓楚部十几万楚军的轮番冲击,可是蒙破知道真正决定战局胜负的地方,就是自己与这一万精锐楚军的对决了。而限于战场形势,蒙破在面对钟离昧时除了硬挡还别无他途。 偃月阵最为紧要的地方,就是月芽形阵势的两个端点。弓弦可以松可以退,可是两端一旦松退,整个偃月阵就等于是破了。两面夹击本来也就是攻破偃月阵形的好办法,在无奈之下蒙破也只好咬牙硬抗了。 烈日军冲锋时是五千甲士在前,军中弓箭手对于全身要害都包裹在铁甲中的甲士伤害不大。蒙破索性也不再浪费弓箭手的体力和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