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孙名传 (第2/2页)
青气时,也不由得心神震动。 “李林兄,请。” “孙兄请。” 进了门,李若秋环顾之下,这草庐虽然简陋,但却很干净,完全没有想象当中的臭味,发霉味道。 用木板搭建的书架列成三排,上面的书籍稳稳的摆放着,李若秋只是瞧了两眼,没有再多去观看。 “孙兄乃奇人,果真没有让我白跑一趟。”李若秋坐在一个木墩上,和这孙名传交谈了起来,一边谈着,一边仔细的望气。 “不过是一些书本罢了,倒是李兄弟不得了,年纪轻轻居然已经是秀才公了,说来惭愧,愚兄到如今还是一介白衣,当真是惭愧,惭愧啊。”这孙名传虽然嘴上如此说,脸上没有半分的羞愧之色。 “孙兄,胸中藏天地,乃是大才,定然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此刻,李若秋眼神一动,依旧是那道青气,散发着迷人的色彩,此人的气运通天,加上十数年苦读,参加科举最好恐怕都是个同进士,若是入朝为官,官运亨通,定然会成为朝堂之权臣,并且是有数的权臣。” “这是?”就在李若秋观察的时候,却见这气运的根部附上一抹黑色,时隐时现,伴随着阵阵青气的散逸,黑气有隐藏在其中。此时,李若秋的内心终于知道这孙名传为何不参加科举了,想必他祖上也曾经有人出仕为官,但都没有落得好下场。 “不知李兄前来所为何事?”沉默了片刻。孙名传开口问道。 “既然孙兄问道,那就实不相瞒,前日看到夫子庙,心中很是惊异,觉得处处有玄机,打听之下,知道这夫子庙乃是孙兄祖辈打理的地方,所有就起来前来结识的心思。”
“是小弟孟浪了。”李若秋拱了拱手,歉意的说道。 “无事,倒是让李相公白跑一趟,如今正是晌午,我正好钓了一尾鲤鱼,何不品尝一二?” “自然要尝尝孙兄的手艺了。” “那好,相公且宽心坐下,我去将这鳞甲去了。”说着,孙名传便走了出去。 看着那人的背影,李若秋心中有些可惜,此人气运宏达,却落得如此下场,终日闲云野鹤,也算是落得一片宁静了。 “这些黑气倒也熟悉,像极了主宰的那些黑气,难道这事情有什么关联?” 李若秋坐在木墩上,仔细的回忆起当日的情景,的确是有些相像,难道无限空间已经插足到这方位面了吗? “若真是无限空间的黑气,五运轮盘倒是可以轻易的化解掉,就是不知孙名传此人的根底与心中想法。” 不知不觉,李若秋只感到传来一阵清香,原来是鲤鱼已经做好,随着孙名传的脚步,香气更加吸引人。 “孙兄真是好厨艺。” “古人云,君子远庖厨,我这不肖的读书人给祖先,圣人蒙羞了。” “孙兄,我观你非常人,为何不去科举,反而留恋与这个草庐呢?”想了片刻,李若秋开口问道。 “世上有着追名逐利的功臣,自然也有淡泊明志的才人,你觉得我是前者还是后者呢?”孙传名说罢,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李若秋。 “我倒是觉得孙兄定然是前者。”李若秋夹了一口鱼rou,放在嘴里,香味顿时溢满口鼻。 “这世间大多人都有无奈,每个人都要着不能说,却无法抹去的伤悲,孙兄虽然窝在这弹丸之地,但心中定有锦绣乾坤。” 听到李若秋的话,孙名传的目光顿时有些不自然,连带着眉头都微微皱起来,面前这少年秀才公这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李相公如此大才,若是出仕为官定然会大放异彩,这庙堂之上一定会有相公的一席之地。可惜了。” “可惜?不知孙兄何意?” “大夏虽然国运绵延已久,但是这天命就要到了,这大朝代自然会成为史官的笔下王朝,李兄如此人物却不能一展所长,不是可惜吗?” “孙兄,虽然这禁锢令黎民百姓甚至朝中大臣都惶恐,可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太子也已经成年,并且开始接手内阁的事物,我大夏朝如此精诚协作,定能度过难关。” “还是李相公豁达啊,难怪我这二十多岁都虚度光阴,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呐。”孙名传默不作声的称赞一声,顿时不再开口。 “孙兄乃是有大气运的人,难道也是天命所限?”李若秋沉吟一会儿,开口道。 “气运?相公说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