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弹雨 (第1/2页)
进行第二轮电磁打击之前,所有人都在等待牧浩洋的消息。 牧浩洋觉得有点冤枉,因为他现在做的事情,几乎与特种作战无关,或者说没有直接关系。 反击开始之前,牧浩洋按照修订过后的作战计划,给参与作战行动的三支特种部队安排了第一个任务:搜索联军的作战飞机。 看上去,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特种部队再厉害,也只能在地面上活动。监视停在地面的飞机不算什么,可是要搜索天上的飞机,肯定非常困难。 只是,志愿军已经做了已经几乎没人敢想的事情,不在乎再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为了让特种部队完成任务,牧浩洋特别安排了几支人民军,把一些至关重要的特种作战装备送了过去。 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一是小型被动雷达。从外观上看,小型被动雷达与可以由单兵携带的反炮兵雷达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天线。在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天线直径超过两米,能够被动接收几乎所有飞机发出的电磁信号,比如雷达通信电台战术数据链甚至是敌我识别器发出的信号。 二是多频谱光学摄像机。这种摄像机不但能够拍摄可见光照片,还能拍摄红外线与紫外线照片,并且重叠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加上高达三千万像素的分辨率,足以拍摄数公里之外的目标。因为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受云层的影响非常小,所以可以用来搜索那些在云层上方的飞机。 三是声响侦听器。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台简化了的听音器。 综合利用这三种设备,特种兵就能在地面上发现数千米甚至上万米高空中的飞机,至少能够确定这些飞机是否在空中盘旋。 做到这一点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 上百支特种小分队分散在整个战场上,间隔距离为三十公里,足以监视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的整条战线。发现所在区域有联军的战斗机之后,特种兵只需要做一件事:在地面点燃一个直径两米的火圈。 一切顺利的话,半分钟之内,从战场上空经过的侦察卫星就能拍下特种兵做出的记号。 照片发回来之后,情报参谋只需要确定哪些区域有标记。 牧浩洋要做的,就是把特种部队发回来的消息交给戚凯威,让陆军的电磁战部队投入战斗。 在这套作战体系中,牧浩洋并不是最关键的一环。 如果不是需要有人来做这些工作,牧浩洋更愿意到前线去,与庞跃龙一同在敌后战场上弄个痛快。 当然,在司令部,牧浩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参与作战策划之后,牧浩洋最深刻的认识就是,恰当的战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装备的不足,更能弥补技术上的差距。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充分体现参谋的重要性,特别是想像力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戚凯威竟然会用这么简单的战术来对付美军。 也许,连黄峙博都没有想到。 这些都不重要,至少戚凯威想到了,而且把想法变成了行动。 在无人驾驶战斗机出动大约一个小时,也就是联军的空中拦截即将结束的时候,戚凯威拿到了所有特种小分队的侦察报告。 没必要再等下去了,时机已经成熟。 在空军登场之后,沉默了一个多月的陆军终于获得了第一次表演机会。 似乎是冥冥中有所安排,首先登上战斗岗位的,正是中国陆军的骄傲,也是中国陆军最值得称道的力量:炮兵。 与美军不同,因为从不寄希望于空中力量,加上长期受大陆军主义影响,中国陆军非常重视自身火力,而陆军的火力部队就是炮兵。如果不是二炮是独立兵种,还得把导弹部队算上。 在中国陆军中,炮兵所占比重超过了百分之三十。 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准,也远远超过了美军。 在一些野战部队,炮兵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五。比如在号称东北虎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中,炮兵部队的总编制接近一万人,相当于集团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三十七,远超过装甲兵与步兵。 规模庞大的炮兵,自然需要性能先进的火炮。 严格说来,中国陆军的主战装备并不落后,比如99式与99改式主战坦克就不比美军的m1a1与m1a2差,而且轻了十多吨,战场适应能力更强。如果比造价的话,一辆m1a2相当于四辆99改,而在战场上,一辆m1a2绝对不是四辆99改的对手。 在炮兵方面,中国陆军的优势更加明显。 从身管火炮到火箭炮,中国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