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假难辨 (第1/2页)
仅用了一天,志愿军就合围了开城,让停战谈判变得毫无意义。 虽然在二十八日,联军发动了代号赫克托尔的全面轰炸行动,投入近两千架战术战斗机与上百架轰炸机,分批次进行了十多轮轰炸,仅投下的jdam炸弹就超过两万枚,此外还消耗了上千枚空射巡航导弹。但是这种高强度的打击,并没遏制志愿军的攻势,因为志愿军本来就没有完全依靠后勤保障。 可以说,联军的投入非常巨大。 当时,为了增强轰炸力度,博茨曼不仅调动了部署在关岛与冲绳的十六架b2a,还从本土调来了两个联队的b52h与b1b。为了避免占用前线机场,这些重型轰炸机都是长途奔袭,投射了经过特殊改进采用惯性与地型匹配制导的巡航导弹之后,再经过两次空中加油返回本土空军基地。 别的不说,一百零四架轰炸机就投下了近三千吨弹药。 毋庸置疑,联军的空中打击能力异常强大。 要知道,如果换成h6的话,飞三百架次也投不了这么多炸弹,而且使用空射巡航导弹的话,h6的载弹量不到六吨,仅为b52h的五分之一。 相对而言,联军的战术空中力量更加强大。 虽然在电磁武器的威胁下,联军的战术飞机不敢深入朝鲜领空,只能在安全区域投掷防区外弹药。但是在动员了两千架战术战斗机,而且没有必要担心遭到志愿军防空战斗机拦截的情况下,这股打击力量绝对不可小觑。 按照美军公布的作战结果,在开城战役中,战术航空兵承担了百分之八十的打击任务。 仅在二十八日白天,联军的战术战斗机就出动了将近五千架次,向朝鲜境内投掷了超过两万五千吨的弹药。 这是个什么概念 二战中,美军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的当量仅为一点五万吨,而联军的空中力量在一天之内就投下了相当于两枚原子弹的炸弹。 如此高强度的轰炸,效果却不够理想。 虽然联军宣称,在二十八日的轰炸中,任务完成率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远超过第二次战役中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但是这个战果没有得到志愿军确认,而按照志愿军公布的损失数据,二十八日仅有三百多台运输车辆被炸毁,损失的作战物资不到五千吨,而且从鸭绿江到开城的后勤保障线没有中断。 很快,志愿军就用行动做出了答复。 二十九日凌晨,部署在东线战场上的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了进攻,天亮前就让侦察部队越过了三八线。 这次进攻,算不上重点,是名副其实的佯攻。 虽然魏成龙并不打算唱配角,在开城战役打响后,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是让第六十五集团军在战线上全面展开,但是在仅剩下一个步兵师与一个装甲旅的情况下,第六十五集团军再怎么展开,也无法在长达两百公里的战线上取得全面突破,能在部分地区越过韩军的防线就很了不起了。 从军事价值来看,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算是火上浇油。 虽然在东线战场上,韩军有足够的防御纵深,不用像在西线那样,必须为了首都顶住志愿军的进攻,但是对联军高度依赖的空中力量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联军的前沿机场中,有六成在东线。 如果让志愿军在东线取得突破,联军就得撤消这些前沿机场。 对于正在执行高强度空中打击任务的联军来说,把作战飞机往后撤退,除了延长作战飞机的往返航程多烧一些燃料,浪费更多的时间之外,最大的问题是,韩国后方的机场容纳不了所有战术飞机。 战斗机再多,没有机场做支持,也是摆设。 如果撤走部分战斗机,联军的空中打击强度必然大幅度降低,而且还得分出一部分力量对付第六十五集团军。 可想而知,能够用来打击志愿军西线部队以及后勤补给线的空中力量将大幅度缩水。 没有了强大的空中打击,联军别说守住开城,能在三八线上站稳脚跟就不错了。 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美军的增援部队还没到,当时在韩国的只有第七步兵师的一些残余部队,以及大约四万名非战斗人员。 让这些美军去对付第六十五集团军,等于自寻死路。 韩军更加靠不住,在开城打得那么艰难,要是让韩军在整条战线上分散作战,后果难以想像。 这个时候,博茨曼首次感到束手无策。 只是,他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根据战后解密的文件,在二十九日上午,博茨曼曾经向五角大楼与白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