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事态恶化 (第2/2页)
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集中在一栋宿舍里,而且组织了联防队,日本警方派出上百名警员,在宿舍外拉起警戒线,阻止极端份子靠近。深夜的时候,聚集的右翼极端份子突破了警戒线,与中国留学生发生冲突,导致数十名留学生被打伤,十多名女性留学生遭到强暴。增援的防暴警察赶到前,右翼极端份子纵火烧毁了宿舍楼。 结果是,一百八十三名中国留学生中,仅有三人生还,其中一名是女性。 事件发生后,中国驻日大使立即赶赴现场。 随后,傅秀波在元首府亲自召见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本当局妥善处理遇难中国留学生的后事,并且把肇事者移交给中国,接受中国的司法审判。 关键不是处理后事,而是移交肇事者。 虽然在国际上,这类事情并不少见,即某国公民在他国受到侵犯,有权对罪犯进行司法审判。比如在洛克比空难后,英国就一直在追捕罪魁祸首,在利比亚妥协之后,把凶犯送上了英国的法庭。但是在这个时候,傅秀波提出这样的要求,等于让日本内阁政府骑虎难下。 不管有没有理,小林光一都不可能答应傅秀波的要求。 对日本当局来说,移交凶犯不是司法上的问题,而是政治上的问题。如果小林光一答应了傅秀波的要求,别说辞职,他能活着走出首相府就很不错了。此外,其他内阁大臣也不会让他这么做。 只是,傅秀波绝对不是说着玩,更不只是外交表态。 二十二日,中国政府包下的第一批航班到达日本,开始接走滞留在日本的公民。
当天,中国外长再次照会日本外务省,要求日本当局移交肇事者。 在这个时候,长谷川静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在中国外长面前,他竟然答应考虑中国的要求。 这下,小林光一内阁被推到了深渊边缘。 为了避免内阁垮台,小林光一不得不立即召回长谷川静弘,并且让外务省大臣在走下飞机的时候就向记者宣布引咎辞职。 长谷川静弘离开北京,为中日高层外交划上了句号。 没有了高层直接接触,中日要想解决纷争变得更加困难。 二十三日,中国政府租用的两艘大型邮轮到达长崎与东京,撤离行动全面加速,当天就有一万二千多名中国公民乘航班离开日本。 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两天,所有滞留在日本的中国公民都将撤走。 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做了另外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即向已经取得日本国籍的华人发出警告,并且承诺为愿意回国的侨民提供基本生活援助,在事态平息之后再自行决定是否返回日本。 与此同时,中国驻日大使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外交照会。内容大概是,日本政府有责任与义务保护华侨的财产安全。 单看某件事不算什么,可是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在任何人眼里,这都是中国即将采取极端行动的征兆,即中国很有可能借此机会采取军事行动。 虽然长谷川静弘辞职了,但是小林光一的处境并没改善。 在中国发出了明确的威胁信号,并且一再要求日本政府做这做那的情况下,就算小林光一希望平息事态,其他内阁成员以及国会的政客也不会让他这么做。在民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小林光一唯一的选择就是采取强硬立场,不再做出让步,让民众相信他在捍卫国家利益。 只是,小林光一非常清楚,怎么做才是真正捍卫国家利益。 当天晚上,小林光一为平息事态做了最后的努力:跟傅秀波通热线电话。 因为双方均未宣布领导人通过热线电话,所以没人知道两人在电话里谈了些什么,但是可以肯定,小林光一肯定做出了努力,傅秀波也做出了让步,可是双方都得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民众意愿。在分歧过于严重的情况下,即便两人都知道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战争爆发,也是有心无力。 与小林光一通了热线电话之后,傅秀波给黄峙博下达了最高指示。 和平手段无法解决问题,只能采取军事行动了。 因为撤离公民的行动要持续到二十五日,还有可能得撤走更多的侨民,没有可能立即发动战争,所以黄峙博没有留在总参谋部,连夜赶往西北的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解决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要想用最小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关键得看钱仲泰的研究是否取得了成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