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深海猛龙 (第1/2页)
作为极富传奇色彩的潜艇艇长,萨非墨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善于寻找与把握机会。 也许水面战舰的舰长不需要这个能力,可是作为潜艇艇长,这个能力直接决定了所能取得的战果。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萨非墨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在伏击第72特混舰队的战斗中,如果没有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他就不可能一举击沉华盛顿号。 只是,这个能力,往往得承担更大的风险。 海龙号在五月初出港,最初几天在舟山群岛以东活动,随后前往济州岛附近,监视美韩联军的联合演习。在此期间,萨非墨让海龙号进行了几次模拟攻击,检验潜艇使用电磁武器的战术。也就在这个时候,中日潜艇在东海遇袭,东海争端急剧升温,萨非墨奉命率领海龙号南下。 按照计划,他应该前往冲绳岛附近,监视进出那霸港的舰艇。 因为周渝生随后调动了更多的潜艇,另外一艘041型先一步到达,所以萨非墨临时改变了行程,让海龙号留在了大隅海峡西端。 正是这个决定,让海龙号首先与日本潜艇遭遇。 二十六日凌晨,海龙号的拖拽式声纳发现了大隅海峡里的几个可疑目标,随后又探测到了出现在土噶喇海峡里的两个可疑目标。调整巡逻线路后,海龙号在二十六日上午八点左右确定从大隅海峡进入的是四艘苍龙级,土噶喇海峡里是两艘亲潮级常规潜艇。 以一敌六,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虽然海蛇号有六具鱼雷发射管,可以同时发射六条反潜鱼雷,但是只有两条火控线路,只能同时引导两条线导鱼雷。在攻击常规潜艇时,一般用两条鱼雷对付一个目标,因此很难同时攻击六个目标。 再说了,当时局势还没有失去控制,萨非墨没有收到主动攻击的命令。 他能做的,只是监视由这两条海峡进入东海的日本潜艇。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土噶喇海峡里的两艘亲潮级没有进入东海,而是在即将离开海峡时转向,绕过口之岛后向南去了。 受岛屿阻挡,海龙号跟丢了这两艘潜艇。 直到二十七日,萨非墨才收到周渝生发来的消息,在冲绳岛附近的041型发现了两艘日本潜艇。 显然,这两艘潜艇去了冲绳。 问题是,四艘苍龙级没有改变航线,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后就以四节的巡航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 这个速度,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潜艇发出的噪音。 不可否认,苍龙级是非常先进的常规潜艇,特别是从第五艘开始,用日本自行研制的氢氧粒子膜燃料电池替换了斯特林发动机之后,巡航噪音进一步降低,丝毫不比041型差。 只是,潜艇的噪音水平具有方向性,在某个方向上会特别明显。 比如潜艇的正后方。 因为率先发现对方,还及时机动到位,在日本潜艇靠近时,还关闭了推进器,所以海龙号轻而易举的咬住了四艘日本潜艇。 跟踪了几个小时,到二十六日傍晚,萨非墨发现了问题。 四艘苍龙级没有分开,而是排成较为整齐的编队,航向也没做调整,似乎并不担心在同一海域游弋的中国潜艇。 难道日本艇长这么有信心 深思熟虑后,萨非墨觉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如果四艘苍龙级不是从大隅海峡进入东海,而是去了冲绳岛,很有可能悄无声息的进入战区。 原因很简单,大隅海峡的海文情况产生了影响。 作为第一岛链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大隅海峡北面是九州岛南面是大隅诸岛与种子岛等岛屿。冷战期间,大隅海峡是西方集团封锁红色海军的主要战场之一,超过四成的苏联潜艇从此进入太平洋。 对于从东海进入太平洋的潜艇来说,大隅海峡是一条理想通道。因为北上的黑潮在此分道,一路流往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另外一路则经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在黑潮的带动下,潜艇可以关闭主推进器,以三节左右的速度悄无声息的航行。 对于前苏联海军那些噪音巨大的核潜艇来说,大隅海峡绝对是理想之选。 为了对付前苏联的潜艇,冷战期间,美国与日本在大隅海峡的海底铺设了数百具噪音监测器。 只是,对于从太平洋进入东海的潜艇来说,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因为海峡的平均水深不到一百米,所以潜艇无法深潜避开黑潮。在强大的黑潮面前,潜艇要想达到四节的巡航速度,就得以七节的速度航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