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左右逢源 (第2/2页)
“没有获得消息,给我这份文件干嘛?”黄峙博敲了敲放在桌上的文件,顺手拿起了香烟。 “这……” “别说你是心血来潮,觉得两栖战舰很有用。” “黄总,不怕你笑话,我在大连遇到了庞跃龙。” “两栖突击部队的搭档?” “他现在是特种部队教官,吴建军让他来找我的。” “这个吴建军,给我打电话没有用,就在你身上想办法了?”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时机把握得很好。” “什么时机?” “元首已经回来了,而且带回来了一份厚礼。” 牧浩洋皱起眉头,等着黄峙博说下去。 “巴基斯坦总统已经在原则上答应,从二零二四年开始,把瓜达尔港交给我们管理,而我们则需要承担起相应的建设工作,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把瓜达尔港建设成巴基斯坦、乃至南亚最大的军港。” “这也算厚礼?” “当然,能花小钱办大事,肯定是厚礼。” “建造军港的费用不少吧?” “保守估计需要投入一百二十亿,算上通货膨胀的话,肯定会超过两百亿,不过比起这座军港的价值,这点投入不算什么。”黄峙博敲了敲桌子,说道,“以瓜达尔港为中心,我们可以控制大半个阿拉伯海。如果我们在瓜达尔港部署一支舰队,印度得把海军规模扩大一倍以上。作为战略航线上最重要的支撑点,加上我们与巴基斯坦的地面交通,瓜达尔港将成为海军在印度洋上的主要军事基地。”
“与陆战队有什么关系?” “有了港口,自然得保护港口,元首的意思是派陆战队过去。派陆军过去的话,太招摇过市了。”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此外,瓜达尔港只是战略支撑点,要想建立起完整的战略链条,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支撑点,比如斯里兰卡的某座港口。再往东,还要在安达曼海获得立足之地。如果能够在马六甲海峡站稳脚跟,向西的战略航线就能得到严密保护。当然,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只能一步一步的走。” “黄总,你的意思是,即便印度不挑衅,我们也会主动出击?”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我可没有这么说,有需要的时候,自然有人惹麻烦,我们只需要耐心等待。” “以及做好充分准备。” “你看得很透彻,就应该知道两栖舰队的价值。” “只是这样的话,就得砍掉更多的海军项目。” “某些项目,必须暂缓。元首亲自下了指示,在我们不得不进军印度洋的时候,必须有一支两栖舰队。” 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得有一个充足的理由。” “理由早就存在,台海问题。” “这……” “这份文件写得不错,但是缺乏主旨,拿回去修改。”黄峙博把文件抛给了牧浩洋,说道,“必须明确打造两栖舰队的根本目的,拿来给我看了之后,还要交给国防部,编入年底发布的国防白皮书。” “没问题,我重新写。” “记住了,明确要点,我们发展两栖力量,不是针对印度,而是为了解决台海问题。”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知道该怎么做。 过了黄峙博这一关,不等于万事大吉。 建造一支两栖舰队,需要巨大的投入,也就不得不砍掉更多的海军项目。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牧浩洋决定暂缓J-15的改进项目。 这下,不但得罪了腾耀辉,还惹毛了杨禹方。 搞到最后,还是黄峙博出面,对海军项目做出调整,即J-15的改进项目继续进行,但是量产工作延迟两年。为了腾出更多的资金,096型战略核潜艇的建造工作推迟到二零二二年。 虽然周渝生很不愿意,但是不得不接受这个安排。 096型战略核潜艇在二零二二年开始建造的话,也能在二零三零年之前服役,而094型战略核潜艇的服役期限至少要到二零三二年。也就是说,海军只是把增强战略核打击能力的时间延迟了两年而已。 相对于更加迫切的战术要求,只能适当放缓战略力量建设。 十月下旬,黄峙博把经过了反复修改的二零二零年国防预算提交给了国防部,由国务院审议。 因为主持国务院工作的是黎平寇,所以国防预算草案没有受到阻拦。 一切顺利的话,二零二零年三月底之前,经过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新财年的国防预算就将正式生效。 十一月十一日,国防部发布了。 从二零一五年开始,国防部就每年发布一份,阐述中国的基本国防政策与军事力量建设框架。 这一天,正好是星期一,牧浩洋在海军学院拿到了补习班的毕业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