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谁更疯狂 (第2/2页)
失败后,五个核大国达成了一份没有多少约束力的协议:禁止向印度提供一切与战略核力量有关的技术援助,建立针对印度的战略核力量情报沟通机制。 看上去,这份协议的制裁内容非常严厉,实际上却没有任何价值。 原因很简单:印度已经建立起了配套的核工业体系,拥有制造弹道导弹技术,也能够建造核潜艇。 假以时日,印度肯定能够建造战略核潜艇。 更重要的是,这份协议仅针对五个核大国,不针对其他任何国家,因此印度可以通过日本获得必要技术。 别的不说,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固体火箭技术,而这正是印度缺少的东西。 进行海基战略核力量谈判时,五个核大国还进行了陆基与空基战略核力量谈判,对各自拥有的战略核力量做了限制。 当然,意义都不大。 比如在陆基战略核力量方面,虽然美国主动提出销毁所有陆基战略导弹,但是俄罗斯与中国都表示反对。原因很简单,美国有强大的海基战略核力量还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核力量的价值并不大,而中国与俄罗斯却主要依靠陆基战略核力量,在海基与空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起来,销毁战略弹道导弹,等于自行解除武装,甚至丧失进行战略反击的能力。 五月二十日,五个核大国的核裁军谈判结束。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钱德勒提出了一份远景规划,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销毁所有核武器,实现无核化。 看上去很美好,却没有任何价值。
只要国家还存在,意识形态还存在,核武器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便将来某个时候出现了能够替代品,对人类文明构成的威胁也将远远超过核武器。 说得不客气一点,全面销毁核武器,必将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休会两天后,裁军谈判进入第二阶段,即针对常规力量的谈判。 从五月二十三日开始,牧浩洋才忙碌起来。 作为中国海军的谈判代表,他是主要谈判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在涉及到常规军事力量的谈判中,海军占的比重最大。 在第二轮谈判的准备会议上,美国首先承认了中国与俄罗斯的陆军实力。 显然,这是以退为进,随后钱德勒就直接提出,限制常规军事力量,应该把重点放在海军上。 美国这么做,目的非常明确。 作为陆上大国,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难以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威胁,也就没有能力跟美国进行全面对抗。现有的局面维持下去的话,美国仍然是世界主导者,中国与俄罗斯最多是地区大国。在至关重要的战略热点地区,比如中东地区,中国与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挑战美国。 只有发展海军,中国与俄罗斯才能成为世界大国。 有趣的是,俄罗斯表现得更加积极。 谈判开始之后,俄罗斯海军代表就明确提出,在二零三五年之前,俄罗斯将建造六支航母战斗群,大型舰艇将达到一百八十艘。 牧浩洋比较保守,没有拿出那份疯狂计划。 即便如此,中国的海军军备建设计划仍然非常引人瞩目,因为按照海军规划,到二零三零年,至少有两艘航母服役两艘航母在建,第二种国产航母也将完成设计,大型舰艇将超过一百二十艘。 只是,跟美国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 到二零三零年,十艘福特级将全部服役,加上五艘在役的尼米兹级,美国海军将拥有十五艘航母。福特级的后继舰,即cvn88号将在二零三零年前动工,计划在二零三八年服役,取代已经服役五十年的cvn72林肯号,随后将陆续替换其余四艘尼米兹级航母,并且在二零四五年之前完成全部十艘的建造工作,使美国航母的数量增加到二十艘。 显然,美国奉行的是两强标准。 按照美国海军的造舰计划,别说到二零三零年,即便到二零四五年,其舰队总规模也将超过任何两个对手的总和。 问题是,美国能够完成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吗 这不免让人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皇家海军的疯狂计划,而此时的美国与当初的英国简直如出一辙。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主动提出进行裁军了。 只要军备竞赛不受限制,二十年后,击败美国的不是中国也不是俄罗斯,而是美国自己的扩军行动。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