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军事冒险 (第1/2页)
第五章 军事冒险 九月十九日,在约旦国王撮合下,以色列、埃及与叙利亚的外交官员在安曼进行了次非正式会晤,中国、美国、俄罗斯与欧盟的外交代表以协助谈判的身份,全程参与了这次会晤。[bsp;事实上,中美欧俄才是会晤的主导者。 当时方代表明确提出,以色列、埃及与叙利亚必须在二十日零点之前,停止所有军事动员行动,解散已经动员起来的预备役部队,把进驻边境防线的正规部队撤回军营,禁止作战飞机升空巡逻,所有舰艇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返回军港,并且开放军事基地,供调停方监督。 为了表明立场,中美代表还提出,绝对不会支持任何战争行为。 可以说,中国与美国已经为和平做出了最大努力。 在此之前,杜小蕾已经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达成协议,共同出面化解中东危机,阻止战争爆。 问题是,这并非四方的共同意愿。 在调解过程中,欧盟与俄罗斯的表现并不得力。比如欧盟明确提出,以色列的动员机制更加有效,因此以色列应该先停止军事动员,先接受国际力量监督。俄罗斯则提出了戈兰高地问题,认为如果不能解决叙以领土争端,就无法根除中东地区的动荡因素,迟早会再次引战争危机。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当时欧盟与俄罗斯已经与埃叙达成了秘密协议。 简单说来,在埃及承认欧盟在北非地区的势力范围、并且承诺不鼓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与利比亚加入“大阿拉伯联盟”之后,欧盟在政治与外交上,对埃及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给予支持。从现实来看,埃及先要做的就是利用叙以领土争端,建立“埃叙轴心”,然后拉拢其他阿拉伯国家。如此一来,在这场危机中,埃及就必须激化矛盾,甚至必须动战争。 至于俄罗斯,其在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就是叙利亚。 在中国大举进军中东之前,叙利亚一直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主要的援助对象,俄罗斯也是叙利亚最大的靠山。可惜的是,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实力差了一大截。受自然灾害影响,中国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拉拢叙利亚,让俄罗斯失去了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也就失去了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问题是,在叙利亚最关心的问题上,中国没有做出任何承诺。 也正是如此,危机爆后,俄罗斯卷土重来,通过利用戈兰高地问题拉拢叙利亚,削弱中国对叙利亚的影响。 在四方的意见都不统一的情况下,调解工作自然难以收到成效。 经过长达六个小时的紧张谈判,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只达成了一个象征性协议,即不再扩大军事动员范围。 因为三个国家已经下达了全面动员令,所以这个协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只要动员还在进行,战争就无法避免。 到当天下午,牧浩洋已经向黎平寇提交了第七份军事形势分析报告。 按照牧浩洋的分析,如果战争无法避免,以色列将先起进攻,而且把重点放在西奈半岛方向上,争取在二十四小时之内打垮已经进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地面部队。在此期间,以军在戈兰高地上将以防守为主,抵御叙利亚动的进攻。等到西奈半岛的战斗结束,以军将挥师北上。 因为变化因素太多,所以牧浩洋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 事实上,在战争爆前,谁也说不准会打成什么样子。 别的不说,埃及的主力部队就不在西奈半岛,而是在苏伊士运河西岸。按照四十多年前埃及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协议,埃及不得在西奈半岛部署进攻性军事力量,只是象征性的部署了一支用于维持治安的军事警察部队。如此一来,即便以色列主动起进攻,也不见得能够迅打垮埃及军队,最多只是扩大了战略纵深,给埃及军队制造了麻烦。因为苏伊士运河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所以即便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也无法抽调主力北上,仍然得盯住运河对岸的埃及军队。结果就是,在戈兰高地方向上,以军很难取得兵力优势,甚至难以取得主动权。如果以色列空军无法夺取制空权,并且在战争爆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打垮埃及与叙利亚空军,就算埃及地面部队没能渡过苏伊士运河,也能够通过空中打击,支援叙利亚在戈兰高地上的作战行动。只要戈兰高地失守,以色列就将进入内线作战,而其狭小的国土面积,根本不足以抵挡叙利亚大军。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