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针锋相对 (第1/2页)
牧浩洋赶到的时候,黄瀚林杜小蕾腾耀辉钟盛林与万宏涛等人已经到了。 万宏涛是黄瀚林提拔起来的国防部长,与腾耀辉斗得很厉害,为了军队人事任命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从道理上讲,人事任命权属于国防部,总参谋部只有建议权,但是在黄峙博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总参谋部的建议从未被否决过。在二零三八年之前,也就是万宏涛担任国防部长前,腾耀辉的建议也没有被否决过,而这两年里,总参谋部的很多建议都遭到了否决。 当然,万宏涛肯定得到了黄瀚林的支持。 钟盛林则是黎平寇提拔的高层领导,现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主管经济等事务,与分管外交的杜小蕾都是黎平寇的人。 不用多说,在下一任国家元首的问题上,黎平寇与黄瀚林肯定有不同的见解。 只是,黎平寇与黄瀚林的矛盾还没有表面化,主要是黎平寇仍然很年轻,即便卸任之后也将分管军事,因此就算黄瀚林在二零四三年出任国家元首,也无独揽大权,要到二零四八年才能摆脱黎平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眼里,黎平寇与黄瀚林有着相似的政治主张,而且在同一条战线上。当年,黎平寇能够在易援朝的反对下出任国家元首,与黄瀚林的支持密不可分。可以说,在二零三三年,正是黎平寇与黄瀚林的政治同盟,压制住了易援朝。 事实上,在政治观念上,黎平寇与黄瀚林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在对待国内民营资本的时候,两人的态度都很开明,也正是在黎平寇担任总理期间中国民营经济才得到飞速发展,而黄瀚林出任总理之后,出台了很多鼓励性政策,为民营资本壮大打下了基础。 也就是说,两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权力上。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黎平寇肯不肯在二零四三年放权,让黄瀚林主持大局。 当然,牧浩洋对政治问题一向不大热心,也很少参与政治斗争。与腾耀辉不同,在牧浩洋看来,就算黄瀚林主持大局,基本国防政策也不会出现重大变化。因为黄瀚林与民营资本的关系更加密切,所以牧浩洋还有理由相信,他能更加有力的支持军队建设,推进国防现代化。至于军队人事任命权,本来就不属于总参谋部,也不应该由军人掌握,因为这将导致军人掌权。 所幸的是,离二零四三年还有三年。 李明阳到来后,会议立即开始。 这次,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非常详细,在二零四五年之前,美国将帮助印度实现军事现代化。 按照李明阳的说,美国肯定对中事建设规划了如指掌。 虽然李明阳没有把矛头对准总参谋部,即没有说是总参谋部泄露了绝密资料,但是牧浩洋心里非常清楚,李明阳肯定非常恼火,因为军事建设规划是总参谋部的事,如果泄密就肯定与总参谋部有关。 当然,军事情报局也脱不了关系,因为情报安全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本着务实的精神,李明阳没有提到情报安全的事情,而是把重点落到了美国对印军事援助上。 根据情报提供的信息,在未来五年之内,美国以无偿赠送有偿援助出售与合作生产等方式,为印度提供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并且以委派军事顾问建立联合指挥机构等方式帮助印度建立完善的指挥体系。从范畴上讲,前者属于硬件建设,后者则属于更加重要的软件建设。 当然,从影响上讲,硬件建设更加重要。 此外,如果印度军队要想把美式装备的性能全部发挥出来,就得向美国学习,采用美军的指挥体系,甚至采用美军的战术。 也就是说,硬件是基础。 如此一来,美国的对印援助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李明阳明确提到,美国国防部已经根据外交事务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向白宫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援助计划,核心内容是帮助印度在未来五年之内成为环印度洋地区的军事强国,建立起足以打赢一场全面战争的武装力量,并且通过援助等方式,帮助印度建立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帮助印度在五年之内成为印度洋的头号军事强国。 按照军种来分,援助分成三个部分。 陆军方面,美国将以赠送或低价出售或授权生产等方式,向印度提供足以装备十个装甲师二十个独立装甲旅与四十个步兵师的武器装备,直接援助,即赠送与低价出售部分包括三千五百辆主战坦克五千辆装甲战车二千五百门自行火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