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两强相争 (第2/2页)
了首飞。 因为初始设计jj32,所以在气动外形上,yj31c与yj33c没有太大创新,看上去与jj32几乎没有区别。这也是成飞坚持打价格牌的关键所在,即多用途战斗机首先是一种买得起与用得起的战斗机,其次才是一种高性能战斗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性能。 事实上,这也更对牧浩洋的胃口。 虽然空军与海军对沈飞方案表示出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但是牧浩洋却知道,yj31s与yj33s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价格昂贵的战斗机,而空军与海军根本没有足够多的经费来大批量采购。 如果以一架战斗机服役二十五年为准,成飞方案的成本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按照成飞给出的报价,yj31c与yj33c的采购成本只有沈飞的三分之二,而且长期装备成本只有沈飞的二分之一,还可以通用j30与j32的保障维护设备,综合算下来,总体装备成本只有沈飞的一半。 也就是说,用同样多的钱,可以多买一倍的战斗机。 对空军与海军来说,这绝对是个天大的诱惑。 为了增强吸引力,成飞还明确提出,yj31c与yj33c能够加强机身机构强度,即可以通过后期改进达到j30与j32的水准,成为一种具备与第五代战斗机进行空战的多用途战斗机。 当然,这只是飞机制造厂的说。 要成为典型的制空战斗机,除了需要足够高的机动性,还需要大量配套设备,而这些设备都很昂贵。 事实上,成飞一直在掩盖一个事实:yj31c与yj33c的改进余地并不大。
要知道,j30与j32的基础技术是二零年代的水准,因此yj31c与yj33c的基础技术也只有二零年代的水准,而沈飞的yj31s与yj33s采用了三零年代末的技术,整整领先了十年 别的不说,弹性复合材料与记忆材料就是三零年代末出现的。 如此一来,空军与海军采用成飞方案的话,就不得不在十年最多十五年之后,考虑装备第六代战斗机。 显然,一种战斗机只用十年,哪怕是十五年,也是极大的浪费。 如果沈飞方案能确保服役二十五年,并且有能力取代j30与j32,那么成飞方案在综合成本上就没有多少优势了。 事实上,再过几年,第一批服役的j30与j32就将退役。 不是这些战斗机达到了服役寿命,而是在对日战争中使用强度过大,机体机构已经达到了疲劳强度的极限值。 当然,也可以通过改进来延长服役寿命,只是改进的成本也不是很低。 如此一来,yj31s与yj33s的高配版本成为了空军与海军替换首批j30与j32的最佳选择。如果采用成飞方案,即便yj31c与yj33c能够达到制空战斗机的水平,也等于是采购更多的j30与j32。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做出选择的问题。 只是,牧浩洋不用急着做出决定,因为验证试飞还要进行大半年,到二零四二年六月底才会结束。 在与母祁铁晏鹰搏商量后,三人都认为,如果沈飞能够解决工程阶段的麻烦,保证顺利量产,yj31s与yj33s是最佳选择,而且空军与海军都将采购部分高配型,以取代部分j30与j32。 问题是,验证试飞并不涉及工程制造问题,而是用来解决技术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在验证机上行得通的技术,在大规模工程制造阶段不一定行得通,说不定还会成为致命问题。别的不说,f35系列战斗机数次推迟量产时间,就是在工程阶段遇到了重大技术难题。 如此一来,军方只有一个选择:让两种战斗机都进行工程试制,即首先以小批量量产的方式制造一批原形机,让飞机制造厂借此机会解决工程制造上的问题,军方则能通过工程试制来确定哪个方案更有可行性。 可惜的是,在军费预算中,没有这笔拨款。 为此,牧浩洋不得不让成飞与沈飞进行rou搏,即由飞机制造厂承担工程试制费用,胜出者将在大批量采购阶段获得军方补偿。说得直接一点,飞机制造厂必须为了军方数千架的巨额订单赌上一把。 当然,这是二零四二年下半年的事情了。 虽然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非常重要,关系到中队能否在未来战争中掌握制空权,但是军备项目不仅仅只有战斗机。 当时,最紧迫的军备项目是陆军的未来地面战平台。 不是这个项目的研制难度过大,而是制造规模极为巨大,因此必须在二零四一年底拿出工程方案,才能确保在今后三年多内,能够生产出为陆军八个集团军换装的全部装备,不然时间上肯定赶不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