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章 中秋 (第2/3页)
也不好大张旗鼓的收拾行李reads;神级矿工帽。” 她想了想,还是把今天叫小屏做的事和童嬷嬷悄声说了。 童嬷嬷一时没想明白,“姑娘招惹陈姨娘做什么她可不是什么老实人。” 曼春就解释给她听,“陈姨娘是曾祖母放在咱们长房这边的眼睛,偏她还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别人未必不知道,不过是觉得她还能用罢了。嬷嬷想想,陈姨娘这样的人,最在意的是什么咱们太太又能不能容她” 见童嬷嬷反应了过来,曼春道,“她要荣华富贵,就不能没有儿女傍身,依我看曾祖母也不是多看重她,她若是自己不上进,将来只怕连红姨娘都不如,她能不着急太太如今只怕已恨我入骨,若没个人在前头挡着叫太太无暇分心,咱们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童嬷嬷叹息一声,“像她这样的,在她前头也不止一个两个,一个个的都觉得自己得了造化,可她们也不想想,老夫人的话不能违抗,可太太难道就是好惹的若是遇着个慈和的主子也就罢了,到头来一个个又得了什么好下场这女子嫁人就犹如第二次投胎,下半辈子过得好不好,就看能不能找着个有良心有本事的。” 曼春听出了她的未竟之语,淡淡一笑,“嬷嬷别愁啦,我还能嫁不出去不成底下还有三meimei四meimei和五meimei呢,就是我不急,太太不急,二太太和三太太也是要急的。” “想找个好的,哪儿那么容易呢哎,姑娘还小呢,这话若是依着规矩,原不该给姑娘说,只是姑娘一天天大了,明年就十二了,别家有准备的也都开始物色了。” 这要是换个别的小姑娘,这会儿该不好意思了,只是曼春到底是重新活过一回的人,她心知人生无常,现在想的再好也做不得准,何况将来还有侯府被抄一事,“嬷嬷也说了,女子嫁人就犹如第二次投胎,投到哪家,谁说得准呢将来我若不幸”见童嬷嬷瞪她,她笑了笑,改了口,“将来我若有幸,遇着个嬷嬷说的有良心有本事的,那是造化,若是不能,咱们就卷了铺盖去住新房子,吃喝都随自己,不受那个气。” 童嬷嬷轻轻拍了一下她,“说什么呢”说罢双手合十,念叨了几句“童言无忌”、“百无禁忌”。 曼春吐吐舌头,“这不是做两手准备么等铺子起来了,赚了钱,再买些地,哪怕将来有一天日子不好过了,咱们总不至于缺了粮食吃也不知黄家胡同那边开工了没,修缮得怎么样了。” 十七太太帮忙寻到的房子位于翰林胡同附近的黄家胡同,这里原本是一户姓黄的人家阖族聚居之处,只是世事无常,许多年过去,黄家的人早已不见踪影,这条胡同的名字倒是保存了下来,整条巷子二十多户,住的多是一些中低层官员和读书人家,倒也清净。 童嬷嬷道,“置地买房是正经事,姑娘的主意没错,可也不能凡事都往坏处想,将来咱们细细打听着,好不好的,哪怕太太使坏,不还有老爷么老爷还能害了姑娘不成” 曼春轻轻叹了口气。 童嬷嬷安慰道,“等老爷回来就好了,有老爷护着姑娘,太太就是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也要收敛一二。” 曼春却笑着摇了摇头,不敢这样乐观,“在泉州的时候,老爷在家里说一不二,太太能说什么敢说什么可在这边儿就未必了,老爷在这府里只怕还不如太太过得自在,指望着老爷为我出头,也得看老爷顾不顾的上咱们。” 曼春这样一说,童嬷嬷也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童嬷嬷道,“日子总是人过出来的,姑娘也不必太过忧心,老爷有一时想不到的地方,咱们提醒着就是了,再说了,还有老太太和舅老爷在呢,舅太太如今就在京城,咱们有什么事去求一求她,她就是看在你外祖母和你舅舅的份上,也不能不管。” 童嬷嬷嘴里说着宽慰曼春的话,她眼里的忧虑却未曾淡去,曼春有些后悔说了那些话,便笑了笑,“说的是呢,咱们总不是孤立无援的,大不了去求一求舅舅舅母,请他们帮咱们说说话,再说了,我才十一,还小,慢慢找着就是了,这府里也不是太太一家独大,她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有的是人等着挑她的错处呢reads;别拿炮灰不当炮灰。” 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唐松才从外头回来,听说王氏病了,他忙去探望,却也被拦在了外头。 唐松没见着韦嬷嬷,还道韦嬷嬷在里头伺候王氏,便问李嬷嬷,“太太又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可请了太医来” “已经请过了,开了方子,叫卧床静养。”李嬷嬷一边回答,一边外头,示意唐松出去说话。 唐松微微拧眉,一边抬脚往外走,一边问,“开的方子呢拿来我看看。” 李嬷嬷从袖子里把药方拿出来,小声地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 看到唐松怔愣的模样,她垂下了眼睛。 过了好一会儿,唐松道,“到底是服侍太太的老人了,你找人去打听打听,若是还活着,就接出来安置,要是没了给她找块好地。” 李嬷嬷应下了,见唐松没有再吩咐什么,就福了福身要退下,唐松又问,“我记得她儿子富安也是有差事的” “是,他原先在泉州时管着后院的采买,如今专给太太跑外差,去几处铺子查账,”李嬷嬷顿了顿,“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