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章、陈氏开店 (第2/2页)
,禄、寿、喜他们三个要去学堂,沈氏要带着陈氏去安州买点东西,顺便带她去趟牙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饭馆出兑。林康平赶车陪着去了,雨也非要跟着。 晴看家里没人,就赶紧拿出林康平的喜服,大正月的也不能动针,她一直没顾上做,年前林康平又给晴拿了几张兔皮毛,晴把冬天的棉服领和袖口都缝了一圈,晴做的是有点类似现代的长大衣,有点掐腰,各种红的就缝了四套。 沈氏他们回来,买了好几匹大红缎面,和大红细棉布,沈氏说要亲自给晴绣被面,准备晴的嫁妆。林康平见了没几天就请媒婆来请期,沈氏找人算了一个吉日,腊月初十,送聘礼的日定在腊月初二。 于是,晴安安心心地做起了嫁衣,橙园和晴园的事情都是林康平在打理。三月底的时候,林康平又进了一趟山。说是收雨前茶。 陈氏的饭馆在三月底的时候开张了,是直接从别人手里买下的饭馆,带个后院,还不小,花了五百两银,离州学还蛮近的,陈氏跟着晴学会了简单的记账,饭馆面对的是中等阶层,附近的学和住家。 陈氏的家人都过去帮忙,陈氏主要负责后厨。开张前。陈氏的父母和她大弟弟拎着两只鸡婆进门了,感谢曾家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并表示不会拖累自己的女儿,家里也买了几亩良田,够一家的吃喝了。晴对这对父母印象还不错。起码知道感激。 陈氏和沈氏坦诚地谈过话,说想请娘家一家过去帮忙。“本来我娘打算和两个小弟弟留在家里,因为我两个弟弟还要念书,可我想,我爹和大弟弟也忙不过来,不如,把我娘也接了去,横竖,我们附近也有学馆。把他们送去正好。我爹娘说了,这个银钱,他们从咱家给的礼金里掏,我爹娘和我弟弟做事,我给他们三成的分红,不给工钱了。娘看这样可以吗?”陈氏问道。
“这个我不管。你和禄商量去,毕竟,分家了,你们是夫妻,凡是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只是有一点,你不要抛头露面,禄儿毕竟也是个秀才。”沈氏说道。 “娘,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的,这个相公也叮嘱过我,我会一直记得我是曾家的媳妇,是相公的娘,不会给曾家丢脸的。其实,我开这个饭馆,一部分是为了我的家人,一部分也是为了自己,相公还在念书,将来考学还要花销,我不想坐吃山空,光等着每年的租金也能够我们好好过富足的日,可万一将来相公中了,往前走一步,需要用银的地方还多着呢。我现在闲着,相公不在我身边,不用我侍候,娘这也不用我侍候,趁现在没有孩,我想试试自己的能力。娘放心,等饭馆步入正轨,我就回家来。说起来还要谢谢娘,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提携一下我的家人。”陈氏郑重答道。 寿的县试很顺利过了,同时通过的还有曾军和曾新,三婆婆特地带着两个孙上门,要给曾瑞祥磕头,被曾瑞祥拦住了,说等过了院试再磕也不迟。 如今的沈氏已经很淡定地对待寿的赶考了,再不像前几年福考试时那么紧张了,不过这次还是亲自去安州给寿租了个小院,连带着曾军和曾新他们,原本陈氏说就住在她饭馆的后院,沈氏想了想还是嫌乱,就在陈氏的饭馆附近租了个小院,方便寿他们过去吃饭,这样沈氏还能经常回家来看看,两头兼顾。 四月初三大毛的女儿出生,过来送信,沈氏没搭理他们,当然也没有备礼,田氏也只是嘟囔了几句,却是没再上门来质问。四月十六沈建水的小儿成亲,四月二十五沈建山的第十个孙出生,四月底陈氏怀孕,这一件件的喜事给沈氏忙得晕头转向的,五月初六沈氏带着寿去昌州赶考了。 林康平送沈氏他们过去的,林康平四月份去了一趟粤城,端午前刚回来的。这次他说正好去景德镇买一些瓷器摆件,晴园所有的工程都做完了。 沈氏从昌州回来后,把陈氏接回家了,刚好禄也放夏收假了,小饭馆已步入正轨,交给她娘家人打理,陈氏也用不着cao心了。沈氏一忙起来,晴的嫁妆被面都没功夫做,曾瑞祥心疼妻,只好让晴接了大半的家务。 这日,曾瑞祥带着禄收租去了,沈氏陪着陈氏去安州了,寿和喜钓鱼去了,雨去后山捡鸡蛋,家里就剩下林康平和晴。 林康平抱着晴抱怨道:“自打去年我回家了,你娘看着我跟看贼似的,大半年过去了,我都没捞到机会好好抱抱你,连去后山消食的机会也没有了。今日我可得好好找回来。”话还没说完,就听见门铃响了,林康平只得匆匆抱着晴狠狠亲了一口,才不甘愿地去开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