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姑奶奶上门 (第2/2页)
个做婶娘的没亏待孩。晴想到自己的小心思,心里一乐,这成亲了就是不一样,心眼也多了。 接下来几天,大家忙着打扫卫生,重新糊一遍窗户,晴除了吃饭,就是坐在炕上给几个孩做新衣,胡氏和马氏知道她在给孩们做新衣,倒也没攀扯她干活,得闲就过来陪陪她,姜氏和林红霞也时常来坐坐,不过,姜氏明显话少,还有一些腼腆。她见了晴做的衣服,很是惊喜,男孩的衣服,晴在衣服兜上用花布翦了两只鸭,女孩的衣服晴做了点蝴蝶结缝上,倒也别致耐看。 晴见她总拿着绣绷绣帕,手艺一般,便指点了她一二,也给她画了几个新样式。姜氏心里感激,对晴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晴也因此了解到余氏当家,不愿意分家的原因是因为不舍得撒手家里的财权,说是等林红霞出嫁后再分家。 林家如今有好地十亩,自己开荒了十多亩孬地,每年还喂好几十只鸡,三只大肥猪,不过余氏都不舍得吃,都拿去换钱,家里的钱财都是她一人把着,也因此一家都要看她的脸色过日。不过这些日,晴冷眼瞧着,觉得这余氏处事还算公道,至少林红霞就没养成娇娇女,家里的事情都知道搭一把手,几个儿媳之间,看起来还算和谐。 姜氏说每人做绣活的钱倒是可以自己留着做私房,这一点也比晴的阿婆讲理一些,晴也就理解了她得闲就拿了绣绷绣几针了,北方的冬闲时候长,外面冷,也出不去,一天到晚除了做两顿饭食,基本就在炕头了,勤快点的婆娘做一冬天的针线活,积攒下来也是一笔小收入。
晴猜想刚开始林康平的卖身钱和月钱估计攒着买地了,帮助林家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后来日好过了,林家才慢慢置下了这一份家业,所以胡氏和马氏才会担心他们留下来分家产。晴见这家女人也就姜氏和未嫁的小姑心思简单点,陪着自己说话不用动心思。 大年三十,晴总算把孩们的衣服赶出来了,几个孩摸着手里的新衣服,都爱不释手的,连带着三位妯娌的脸上也眉开眼笑的。林家兄弟对晴和林康平更是热情了许多,至少晚上的大炕可是真热乎了,晴往里一钻,就不爱出来了。 吃过早饭,林康勇和林康平在外贴对联,门神,林红霞和老四媳妇贴窗花,窗花是余氏自己剪的,什么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等,栩栩如生的,真是个民间高手,晴拿出自己买的那几个给余氏看,余氏笑着说道:“这孩,谁知道你稀罕这个,花这冤枉钱,大娘剪的比这强多了。” “可不,我也这么觉得,不如大娘多剪一些,我留着带回家自己用,我老家那边没有人会这个,我只会剪红双喜。” 余氏很痛快地答应了,基本自己会的都给晴剪了一套,看见晴当宝似的包了起来,余氏的心里还真有些成就感,越发热心了。 年夜饭是余氏带着胡氏和马氏准备,晴陪着打打下手,烧火。年夜饭是中午吃的,菜式很简单,一盆炖rou,一盆蘑菇炖鸡,还有一盆炖野兔rou,一盆炖鱼,男人一桌,女人和孩一桌,男人一直在喝酒,女人吃完了下桌包饺,晴见包了满满几大盖帘,包完了往外雪地一放,冻上了就往笸箩里捡,码在墙角的一个大缸里,想吃的时候随时煮,真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 冬天天黑的早,外面零星地传来谁家放鞭炮的声音,晴这时分外想念自己的家人,想念自己还没熟悉的家,晴园。余氏在天黑时吩咐胡氏把饺下锅,男人们居然还在喝酒,一个个脸红脖粗的,说着庄里谁家的男人勤快,谁家的日红火,谁家的孩听话,谁家又开了哪片地等等。饺端上桌了,酒还没有喝够。余氏也不管这些,由得他们尽兴。 晚上一家人围着守岁,几个老爷们喝了点酒,掷骰赌点小钱。女人们坐着嗑瓜说点闲话,晴在灶房烧水洗澡,林康平过来帮她提水,晴担心他喝多了,忙把他推进了屋,屋里的二个堂哥正笑话他太婆婆mama了,“媳妇是娶来侍候老爷们的,不是娶来做娘的。” 林康平听了也不生气,只是笑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