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儿的田园生活_第二百一十八章、子晴教弟(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子晴教弟(一) (第2/2页)

口信,让他们把时间腾出来,咱先不告诉娘,让她惊喜惊喜。”

    夫妻两商量好了,又安排几道大菜,正经的海味,晴暗想一定比今日的菜式还要好。

    初六过后,连着两日,福他们时不时地过来陪陪晴,也有留下吃饭的时候,也有呆一会就走的。不过,还是喜来的最勤,有时把功课都带了来,遇上不明白的跟晴探讨几句,晴也不跟他藏拙,明白就敞开来讨论,不明白就绕过去,四书五经虽没他懂得多,可自古统治阶级的喜好都差不多,给他讲了些做人的道理。

    “一个国家咱说了不算,可一个小家,比如咱家和你大姑家,你觉得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哪里?”晴问道。

    “这还用说,大姑家懒,咱家勤快。”

    “这只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你大姑和姑爹的心思用错了地方,他们如果把这份心思用到种地和家里过日去,想方设法地提高地里的产量,家里多养些来钱的东西,他家绝不是今天的样,第三,如果不是阿婆这么多年惯的毛病,养成了他们的依赖懒惰心理,也不至于这样。你想想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对,还有,我大姑和大姑爹太贪婪,贪婪的人往往和愚蠢做伴,能好起来才怪呢?”喜说道。

    “所以人最主要的是不能有依赖思想,那会慢慢磨灭一个人原本的意志。再则,你所依赖的东西总有一天不存在了,你也丧失了生活的能力。”

    “这个我知道,那次阿婆做笀,三婆婆说过,会叫的孩有奶吃,不会叫的孩只能自己找吃的,倒是学会了生存的本事,这也是先生常说的福祸相依,就看每个人怎么选择了。还有吗?”

    “有,第四点,职责要明确,家里孩多,或者下人多了,不都要分工明确?像大舅家,有人做生意,有人做衙役,有人种地,有人当学徒,不都挤在一个小家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事做,大舅家的日越过越红火吧,兄弟之间也没多大矛盾。如果都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互相之间攀扯,家庭矛盾肯定少不了。这就需要当家的有一个开拓的眼光和境界,把目光放远一些。这一方面,我一向以为外公家做的比阿公家要好的多。所以几个舅舅跟娘之间才会有那种休戚相关的骨rou亲情。”

    “那你的意思是阿公不会教育女呗?所以,咱家的几个姑姑还有大爹他们都不怎么亲,每次来咱家或你家,就是想占便宜,不然,大姑也不会那样算计你,一点也不顾念骨rou亲情。”

    “可不,我觉得咱阿婆的心都不是一般的长的偏,一点也没有咱爹的位置,有时,我都怀疑,咱爹不是她亲生的。当然,阿公肯定也有错,他是一家之主,他的错是最关键的最致命的,如果没有他的纵容,阿婆也不可能一直这么错下去。外婆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咱家以前穷的时候,外婆总跟几个舅舅说,咱家日不好过,每次来都带点东西,咱家后来种西瓜,种洋薯日好过了,外婆又惦着几个舅舅,让娘把种什么的送给舅舅,再教会他们如何拾掇,而不是一味地要东西要银,再则,舅舅们之间也和睦,两家一块种一块管理,也能付出辛苦。”

    “我知道了,因为大姑和大姑爹的言传身教,所以,大姑家的孩也都养成了好吃懒做,不思进取,只想不劳而获的心理,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上门来求咱们给银给东西,找事做还要挑肥拣瘦的,脏活苦活不爱干,最好是咱家每年送银过去养着他们才好。姐,不说他们了,那咱家以后该怎么办呢?”

    “娘不是早料到了这一步,成亲后就分家了,让个人自己发展去,各凭自己本事,过好或坏不能埋怨别人,最不济的,还有租金可以维持生活。而且,咱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比爹那一辈强多了,爹娘也没特意偏向谁,有什么话都说到明面上。你是没经历过,大哥二哥的感触最深。等你能记事了,咱家的日也好过了,我们小的时候真的是吃不饱饭,衣服都破的不成样,我分家前就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捡的你萍姐的。你呀,算赶上了好时候。”晴摸了摸喜的头,说道。

    “姐,我的意思是你觉得咱们几个应该怎样分工才算合理?”

    晴沉思了一会,才开口说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