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甲鱼窝 (第1/2页)
康庄的夏收忙完了,林康平说,洼地的水田亩产达到了二石二斗,也就是现在的四百斤左右,应该还算不错的,因为上等的水田也就是才五百斤,这刚第一年,看来还是那个淤泥和红花肥地的效果,比康庄的荒地第一次的出产相对来说高多了。//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这样一来,康庄和晴园的米粮就足够了,八十亩的水田,两季能有六万多斤稻谷,晴让林安磨成精米,谷糠留着喂猪,自己吃不了的精米,还可以做米粉出售,正好接上了面条的缺,卖完面条卖米粉。康庄的原则是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再往外兜售自己的产品。 话说晴来这以后,才发现这个米粉原来有这么久的历史,都不知道从哪朝开始的。说实在的,晴觉得米粉的口感比面条要好了很多,可能是物以稀为贵吧,当地人习惯了自家吃米粉,各种各样的煮粉和炒粉,可是家里有客人来了,尤其是正月里的来客,中午都会上一碗面条来待客。 所以,亲友间的相互往来送迎也多半是面条而不是米粉。当然,也有真的好这一口的,比如说老爷,就不爱吃米粉爱吃面条。 晴想着,沼泽地的淤泥要是收拾好了,用来肥地,产量应该也差不了多少。古代劳动力低下,自己家的好田地都收拾不过来,也没这个人力财力去收拾这一大片的荒地,只在家门口开几亩地也就顶天了,这也是为什么晴能接二连三买到这一大片荒地的缘由,穷人忙不过来,地主家看不上,晴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说到沼泽地,晴听说新买的荒地先开垦出来了。沼泽地还没开始收拾,看来要等晚稻插播以后,这五六十亩沼泽地的淤泥,可是要花费不少的人工,晴还是比较期待淤泥的底下。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宝贝?几十年的水库。那鱼虾都哪去了? 这个夏天感觉过的特别的快,康庄的事情多。林康平忙的团团转,做米粉还没找不到合适的人,黄婆只会做面条。晴的二舅会做。可是一则老人家岁数大了。也不可能留在康庄帮晴忙这个,二则,沈建水家里还有一大摊的事情呢,晴哪里好意思开口求助。 后来。还是林安问过了康庄所有的人,居然是宝凤的丈夫。周来福会做。晴可真没想到,偶然的一次善缘,居然还找到了一个能人,肯出力,心思还巧,还有点手艺。这样的人太值得晴拉一把了。 沈氏这段时间也是忙的够呛,八月寿成亲,要预备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虽说已经做过不少场好事了,可沈氏还是不愿被人诟病,凡事总想力求尽善。可惜,陈氏这一段日也帮不上什么忙,本来就是怀孕的身,还要照看两个儿,小桔要分担不少的家务,哪里忙得过来? 幸好,送到学堂的石婆能过来帮点忙,学堂毕竟只有两个老人,事情还是不多。这样,沈氏才能腾出功夫来做点针线活,晴揽了沈氏和曾瑞祥的衣服,还有老爷和田氏的,雨也是忙着做荷包,寿的鞋袜等。 忙碌的日总是过的飞快,没几天,林康平出了门,再没几天,寿和喜又回了学堂,晴才惊觉,这一个夏天可是又溜走了。 沈氏给夏玉送信,就便把夏玉接了过来住一段日,陪着老爷和田氏。 寿在八月初八特地请了假回来,送聘礼去女方家,晴跟着忙乎了几天,基本上早起吃过饭就回娘家了,晚上天黑方回,帮着沈氏打点衣料、首饰、家具、打赏的荷包、待客的糕点糖果、席面的菜式等等。 这日好容易松快点,留在晴园睡了个懒觉,小青小蓝不时地进来看看,见晴醒了,忙道:“奶奶,林管事在外面等奶奶半天了,说是有急事。” 晴收拾好了到了前院,林安正蹲在地上在摆弄一只大甲鱼,看起来直径足有一尺多。晴三步两步地到了跟前,问道:“哪里来的甲鱼?” “沼泽地的淤泥。奶奶,咱还没往深里挖,这是来福大哥抓来的,这淤泥清理了一半,他看了半天,说,里面可是一个大的甲鱼窝,让我回奶奶一声,把雇来的人辞了,剩下的事情咱们自己做,不然,大家都知道了这里面有甲鱼,只怕会存了别的心思,白天不好来偷,晚上来偷,一个不错眼,陷进了泥潭出不来,岂不是咱们的过错?所以,还是不让人知道的好。再者,一只五年以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