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0章 丢失的孩子(第三更) (第1/2页)
三更求粉红。 ****** 这天晚上,泉水村锣鼓喧天,直闹到半夜才歇。 杜鹃兴尽回家后,睡梦中耳边还回荡着锣鼓的节奏声。 冯明英嫁来后,杜鹃的日子果然好过多了,吃穿样样照应不说,她初嫁的新媳妇,不喜跟那些婆子和媳妇们扯闲话,便常和黄雀儿杜鹃在一块,教她们姐妹针线活、厨艺等等。 与此同时,任三禾闲暇时,也开始教杜鹃认字。 杜大小姐这一世有着聪慧的天资,加上带着前世记忆的优势,学业进步神速,震得任三禾咂舌不已。 而杜鹃也找了借口教林春和九儿。 书是任三禾弄来的,纸笔么,林家本来就有。 林春自不必说,天分很高,又极愿意跟杜鹃在一块,因此学什么都好;九儿就要差些,不是不聪明,而是个豪爽奔放的性子,不喜静坐读书。 但杜鹃是擅长因材施教的,利用等有趣的故事,灌输给他们做人道理,又借助等,讲解各种智谋决策。 一边讲他们爱听的故事,一边把等四书五经穿插在其中,让他们背诵和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九儿居然也学得像模像样。 杜鹃教这两孩子的目的,不求他们能做好文章去应考,或者写一手好字,或者作诗作词,旨在增加他们的见识。开阔他们的心胸,熏陶他们的灵性。引导和加深塑造他们各自独特的品性。 显然,她成功了。 林春含而不露。十分有主见和手段;九儿豪爽磊落,却粗中有细,不失智谋,两人与泉水村其他孩子截然不同。 如此春去秋来,光阴荏苒,转眼五年过去了。 这期间,有两件事要特别交代。 一是在杜鹃五岁那年正月,她跟奶奶去了梨树沟村。 是杜鹃自己答应去的,她想摸清奶奶究竟想干什么。于是便走了这一趟;再就是任三禾也交代,让她只管去,他也想弄清内情。 杜鹃便放心地去了,黄雀儿、小宝和大妞都去了。 一行人在梨树沟村住了五天,也未见什么异样。 但是,临走的那天早上,杜鹃却被丢下了。 等发现后,她又尖声嚎哭起来。 整个梨树沟都回荡着她的嚎哭,并且没有转弱的趋势。 大舅奶奶家的人只顾哄。却不肯送她回去。 她就一直哭,哭了一天一夜。 直到第二天凌晨时分,才歇了下来,然后。她趁着被闹得不堪的亲戚们熟睡时,悄悄从那家摸了出来。 果然,任三禾等在外面。 于是。她就被带走了。 这一去,就是三天不见踪影。 黄家再次被闹了个天翻地覆。 冯氏、黄老实在冯明英和任三禾的陪同下。去梨树沟村找大舅奶奶要人。 冯氏又撒泼打滚,任三禾要烧了大舅奶奶家的房子。冯明英则逼问黄老爹和黄大娘,为何把杜鹃一人留下。 黄大娘就说,是杜鹃想留下多玩些日子。 黄雀儿年纪大些,又一直受杜鹃影响,胆子渐大;这次meimei失踪令她仇恨极了,便揭露说,meimei根本没说想留下玩,是奶奶和小婶偷偷溜走,把meimei丢下的。 走的时候,她不见meimei,还问了他们。 他们哄她说,meimei还睡着,所以二叔背着走在前面呢。后来才又告诉她说meimei想在大舅奶奶家多玩几天,怕小宝跟着闹,才哄她说二叔背着。 任三禾又从梨树沟村人口中得知,杜鹃整整哭了一天一夜,看向黄老爹和大舅爷一家的眼光就像要杀人。 然任凭如何逼问,黄老爹等人都不说留下杜鹃的缘故。 孙女已经没了,再说出真相得罪林家,那不是更难熬了。 这边闹,任三禾和林大猛又组织两个山村的人都上山,沿着两村之间的山路找。 找了三天都没有踪影。 第四天是正月十五,一大早,泉水村的媳妇婆子们都去鱼娘娘庙上香,却发现杜鹃躺在人鱼娘娘塑像后昏睡。 这下,人们都震惊了。 等黄家人得了信赶来,杜鹃没像三年前那样乖巧地认错说话,她一言不发地看着黄老爹和黄大娘,眼神清澈,意味莫名。 任凭人们如何问,她都不吭声,也不说如何从梨树沟村来到泉水村娘娘庙的。 黄老爹和黄大娘又惊又怕,又怒又恨。 他们看着这个小孙女,手脚惊颤不已,五脏不宁。 当晚,黄大娘在娘娘庙的人鱼娘娘塑像前跪了一晚。 此后,她再也不敢勉强杜鹃了。 虽然黄老爹两口子咬牙不说对杜鹃的企图,任三禾却猜出来了,从此看那一家人的目光俨然跟看死人一样。 林家也猜出了几分。 林里正见了黄老爹,神色便淡淡的;林大头更是指桑骂槐地骂了好几回,并在村人面前说黄家二老不是东西。 黄老爹和黄大娘气得发抖,还不敢跟人分辨。 除这件事外,冯氏那年又生了个闺女,偏偏弟媳妇凤姑跟着又生了个儿子。 毫无疑问的,公婆失望之余,对她更没好脸。 加上冯明英嫁过来,与任三禾十分恩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