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_第258章 愚蠢(9K,含日珥仙葩+8,+9,+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8章 愚蠢(9K,含日珥仙葩+8,+9,+10) (第2/4页)

了?”

    谢三爷愤愤一甩手:“活着便是万幸,能不黄嘛!”

    他满心忧愁,又兼气恼之至,没说上两句,就将蒋氏推到了一旁,走了。

    蒋氏在他身后用帕子捂着脸哭个不休,打不起精神来准备迎接谢芷若回来。

    与此同时,三房的玉茗院里,谢姝宁正在同宋氏商量着今后的事。

    谢元茂的吃喝里头被下了药,一天十二个时辰里多半是昏昏沉沉的,不清楚的便真当他是病了。因而玉茗院里十分安静,来来往往的下人皆不敢大声喧哗,生怕扰了主子休息。

    谢姝宁跟宋氏就躲在内室里悄声说着话。

    “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宋氏叹口气,幽幽道。

    谢姝宁用手拄着下巴,一副疲懒之相,闻言脱口而出:“那便将父亲送得远远的如何?”

    正所谓眼不见为净,总是舒坦。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们也算是彻底撕破了脸皮,将来也无修复的可能,同住一个屋檐下,迟早要再次闹开。

    但像如今这样,总锁着谢元茂,也不成样子。

    死了倒是一了百了,可弑父这等事,她再如何忤逆,也未想过。

    看来,果真只有将人弄得远远的一条路,谢姝宁心里便有了打算。

    宋氏很担心:“哪有说的容易。”

    谢姝宁就笑,咬了咬唇,并不说话。

    ***

    时至午后,秋风飒飒,天气渐凉,已有了冬意。

    北城石井胡同外,多了一架马车。

    马车并不起眼,走得很急,不多时便到了谢家角门外。角门外一早就有蒋氏的人候着,见到马车立即便迎了上去。

    赶车的人是内廷派来的小太监,眉眼生得都好,眼神却刁钻,上上下下大量一番来接人的婆子,随后将厚厚的帘子一掀,等到里头的人被抱了出来,便扬鞭赶车扭头就走,半句话也不曾搁下。

    蒋氏的心腹mama见状,惊疑不定,愈发不敢耽搁,匆匆往白着脸睡着,人事不省的谢芷若身上盖了身大氅,便指派人赶紧往里头走。

    不过须臾,门外便没了人,重归平静。

    三房内院里,宋氏这会正伙同卓mama几个商议着过冬的事宜。

    江南这时节的天,风是凉的,却远还不到冷。但京都的天,似乎除了冬便是夏,来来回回,一冷一热,分明的很。秋日虽至,转眼即逝,根本没有几日。宋氏在京里呆了这么多年,却还是十分不适,到了这会便忍不住要让人点上火盆取暖。

    她提着笔在簿子上记下今年冬上需要购置的东西,一边询问卓mama、桂mama几个的意思,用以参详。

    玉茗院里,也是一派风平浪静,无人知晓,谢芷若悄无声息地已经回到了家中。

    *馆里的躲着懒的谢姝宁却是一点不曾错漏,时刻注意着长房的动向。

    她低头就着玉紫的手咬了口杏酪,赞了声好吃,却没有继续多用。

    “不知道这回都有谁被留在了宫里。”玉紫搁了碗碟,小声感慨了一句。

    肃方帝的反常,谢姝宁身边的玉紫跟图兰都曾有耳闻,各自心中都有些讶异,这回的选秀,便也尤为注意些。

    “新鲜人,却也新鲜不了多久。”谢姝宁笑了笑,“惠和公主的信上不是才说过,这回的人,她全瞧过,模样拔尖的,不过也就那么三两个罢了。”

    玉紫也跟着笑:“兴许皇上就喜欢貌丑的呢。”

    这倒也不是全无可能。

    谢姝宁就嗔了她一句,让她去把图兰找来,又嘱她取一包银锞子来,赏给先前刘mama来时,拦了蒋氏那两个派出去寻谢三爷的小厮的下人。

    玉紫应声而去。

    外头狂风渐起,吹得枝头残叶哗哗作响。

    在长房揉着帕子苦苦等候的蒋氏听得心焦气躁,连忙嘱人将窗子关紧,连一丝缝隙也不留。

    正关着窗,谢芷若被两个粗使婆子像抬春卷似的给抬进了屋子。

    蒋氏慌忙凑上前去看,只见女儿仍昏沉沉睡着,一点响动也无,心道不好,连忙伸手试探鼻息,见有热气喷在指上,这才微松了一口气。

    “将小姐抬到炕上去,仔细些手脚。”她站直了身子,匆匆吩咐。

    几人便将谢芷若连同身上盖着的大氅一道放到了热炕上,这才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蒋氏只留了心腹蒋mama一人,打来热水,又将一早就准备妥当的干净衣裳也拿了来,要仔细查验谢芷若身上的伤情。

    也不知那顿廷杖究竟打了几下,可曾皮干rou绽,伤得厉害。

    她又是担忧又是气恼,俯身亲自去解谢芷若的衣裳。

    才解到胸前,她的动作忽然一滞。

    窗外有东西被风吹着打到窗子上,发出“嘭”的一声响。

    蒋mama正站在水盆前拧着帕子,闻声丢下帕子急步向窗边走去。走近了微微打开一道缝,便见外头狂风大作,天上乌云密布,似有骤雨即将降下。

    屋子里的光线霎时黯淡了下来,人影黑魆魆的,叫人瞧不真切。

    一场大雨迫在眉睫,头顶上已被厚厚的乌云笼罩。

    蒋mama没得宋氏的吩咐,不敢唤人点灯,“夫人……”

    她轻唤了一声,蒋氏却恍若未闻。

    片刻间,外头便已是大雨瓢泼,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地朝着窗棂打下来。

    斜风骤雨,也不知何时才会停歇,屋子里却已经黑得厉害。

    不过申时,便已黑得像是亥时。

    蒋mama无法,悄悄自去取了火折子来,将桌上搁着的灯先给点上。

    屋子里顿时被温暖的火光笼罩,黄晕之下,蒋氏依旧维持着最初的动作,像僵住了,一动未动。

    蒋mama跟着蒋氏一道从蒋家来的谢家,深知蒋氏的性子,此刻见她如此,心头不由狐疑,飞快拧了帕子走上前去,唤蒋氏:“夫人,外头下大雨了。”

    蒋氏仍不动,安安静静地弯腰站在那,手指依旧贴在谢芷若的衣襟上,白玉似的,冷冷的没有血色。

    “夫人,怎么了?”蒋mama看在眼里,一颗心“怦怦”直跳,似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蒋氏终于动了一动,她微微直起腰,声音低低的,几不可闻:“拿灯过来。”

    “……嗳。”蒋mama见她总算开了口,很是松了一口气,忙去提灯。

    羊角宫灯外头糊的薄纱,清透得很。灯被提到近处,光线陡然明亮起来。

    耳畔落雨声不歇,仍然哗哗作响。

    蒋氏忽然一把将宫灯从她手中夺了过去,亲自提着,置于谢芷若头顶上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某处看。眼神灼灼,似要在上头看出个洞来。

    这样的蒋氏,就连蒋mama也是头一回见,她不由慌了神,循着蒋氏的眼神望了过去。

    通明的光线下,少女莹白的肌肤泛出淡淡的黄晕,反倒瞧着愈发细腻可人了。

    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