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六章 成亲 (第1/2页)
进入七月底,下起雨来。阴雨绵绵,直到八月初四才停。 过来本司胡同帮忙的全福人是金吾卫前卫指挥使陈云生的长媳石氏,她不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相貌端庄,办事利索,是个十分能干的女子。 她笑着从外面走了进来:“一直在担心这雨会下个不停,这下可好了,停了雨,明天正好送嫁妆。”又道:“这日子是谁选的?像算准了似的!”啧啧称奇。 是母亲选的。 不过是随手翻了个最近的日子,不曾想竟然久雨而停。 傅庭筠听老一辈的人说过,送嫁前刮风下雨,成亲后风和日丽,是最好的兆头——刮风下雨象征着从前的苦难和不如意,风和日丽象征着以后的顺利和圆满,寓意着从前的种种苦难和不如意都随着出嫁而烟消云散,以后的日子只有幸福和美满。最怕是送嫁前风和日丽,成亲后刮风下雨,那就寓意着从前的幸福欢笑都像那好天气似的一去不复返,以后的生活会充满了种种的困难和风波。 难道她和赵凌就要苦尽甘来了? 她不由抿了嘴笑。 又因说的是自己的婚事,她不好多说什么,亲自奉了杯茶给陈石氏。 几天下来,陈石氏和傅庭筠等人已经有些熟络,她笑连称“不敢当”,站起身来接了茶盅。 傅庭筠要嫁的人和她公公是同僚,而且品阶相当,她的丈夫却不过是个校卫罢了。何况来时公公曾反复叮咛,请她去做全福人,是皇上在潜邸里的军师肁先生的意思。让她到了本司胡同,务必要用心打点婚事。说不定以后他甚至是她的丈夫还要倚仗肁先生。 想到这里,她略一犹豫,想支开正端着点心攒盒过来的雨微:“东西我都清点齐了,只等着史家胡同那边来催妆了。”她拿出嫁妆单子递给雨微,“你是要跟着陪嫁过去的,又细心。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帮我对一对。一来看看我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二来等小姐嫁过去,你也好帮着把东西都收到库房里。” 傅庭筠陪嫁的东西并不多。一些古董字画什么的,都是从赵凌那里拿过来的,很贵重。 雨微觉得陈石氏的话有道理,笑着应了。去了隔壁放嫁妆的厢房。 陈石氏就从怀里掏出一本薄薄的画册递给了傅庭筠,低声道:“你看看。新婚之夜用得着!” 傅庭筠当时脸就红了。 六婶婶也曾这样塞了本画册给她,还细细地跟她讲了半天…… 傅庭筠胡乱地应了一声,把画册收了起来。 陈石氏见她好像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似的,不由暗暗奇怪。提醒她:“你就不看看是什么?”又道,“趁着我在这里,有些事也正好和你说说。” “不。不用了。”这种事,她当时都没有勇气和六婶婶去讨论。何况是才刚刚认识不久的陈石氏?“我还有话想问问嫂嫂,”她没话找话地道,“我听说嫁妆送过去了,都会放在正屋前的院子里供大家观看,到了正日子宴请的时候,听说还要搭了台唱戏,人多手杂的,要是嫁妆丢了怎么办?” 她出宫没几天懿旨就到了。赵凌那边得了一对桌屏的赏赐,她没有看见,她这边赏了福禄寿三翁,正是出嫁第一抬用的东西。她可以想象这样的嫁妆一路抬到史家胡同将是何等的热闹风光。 陈石氏觉得自己挺理解傅庭筠的心情的。 不说别的,就是傅庭筠匣子里的那些首饰,莲子米大小的珍珠,红得像能滴得出血的红宝石,随着光线始终闪烁着一道璀璨光芒的猫眼石,就不下两千两银子。更不要说那些宋书端砚了。 她忙笑道:“我会跟着去铺床,到时候会把嫁妆单子交给那边的全福人,她会派人在一旁守着,决不会让人随手摸了去的。”又道,“何况小姐还要派一个贴身的丫鬟跟着我一起过去,她会在史家胡同过一夜,熟悉熟悉环境,等您过去了,她也好帮着端茶送水。”说起这些事,她不禁问道:“不知道您准备让谁跟着我一块过去?” “就珍珠吧!”傅庭筠笑道,“我出嫁后,这边还要雨微帮着收拾善后。她年纪大一些,遇到事也知道怎么拿主意。” 到时候东西都搬了过去,她只要穿戴整齐地坐着轿子嫁过去就行了,可满地的鞭炮渣子,借了孙家的桌椅板凳什么的,都要清点了还给孙家。 “这样也好!”陈石氏笑道,“我看珍珠年纪虽小,却机灵乖巧……” 两人的话题终于转到了出嫁的相关事宜上,傅庭筠不由暗暗地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史家胡同那边来催嫁,领头的竟然是陌毅。 他站在院子里嘻嘻笑道:“我可是出了大力的,新媳妇进了门,可别忘了亲手整桌好吃的犒劳犒劳我们!” 傅庭筠在屋里红着脸“呸”了他一声。 因为吉时是晚上的亥时,傅庭筠这边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