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盘算(粉红票150加更) (第1/2页)
第四十七章盘算 晚上,被留在东府的窦昭睡在六伯母内室的碧纱橱里,怎么也睡不着。 西窦的一半财产,就这样归她了? 她脑海里反复地浮现出父亲将文书‘揉’成一团时那温文中带着坚毅的样子。 窦家四分之一的产业,父亲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俞大庆不过管了母亲那么点陪嫁,母亲一死,就有了别样的心思。她一个五岁的稚童,谁会忠心耿耿地帮她打理这些产业而在锦帛面前能不动心? 要不要联系崔家的人呢? 前一世,她十二岁。 这一世,她还懵懂不知。 窦昭已经经历过太多,早已不敢用金钱去考验一个人的心‘性’。 而在碧纱橱的另一边,纪氏也没有睡。 她在想今天的事。 有心和丈夫说几句贴己的话,转头却看见丈夫酣睡的脸庞。 千言万语就这样堵在了心里。 她轻手轻脚地披衣起‘床’,先去看了看“睡着”了的窦昭,然后一个人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 现在的窦昭,好比个襁褓中的婴儿手里拽着袋金元宝,虽然金元宝可以保证她衣食无忧,可她却无力保管,只会让觊觎它的人生出抢夺之心。 这对窦昭来说,弊大于利吧! 纪氏想到她熟睡时静谧的面孔,写字时认真的表情,还有偶尔眼中闪过的一丝狡黠,突然间心痛不己。 这么好的一个孩子,难道就让她这样毁了不成? 她不由朝自己婆婆居住的方向望去。 至于送走了窦铎父子的二太夫人,正和次子窦世枢在内室说着悄悄话。 “要是你三叔最终也不答应分西窦一半的财产给寿姑,你难道真的准备把老三、老六应得的那一份连同你自己的一起送给寿姑啊?” 屋里服‘侍’的仆‘妇’已被遣散,屋里只有二太夫人和窦世枢两个人。 窦世枢笑而不答,亲手给母亲沏了杯茶。 二太夫人又气又急,嗔道:“你啊,也太急进了些!还好今天有万元顶了一杠子,要不然,这件事看你怎么收场?” “我也没想到。”窦世枢坐在了母亲的对面,“万元比起从前来,稳重多了。”又道,“家里的事,还要请您多多费心,我明天一早就回京都去了。” “我省得。”二太夫人说着,唏嘘道,“‘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我看那王行宜未必就会领你这个情,说不定还会觉得这件事闹成这样,全是你没有尽力的原因。” “娘,”窦世枢失笑,“您觉得,我能和王又省吃到一个碗里去吗?” 二太夫人微愣。 窦世枢就道:“我们窦家,到我这代,已经是第三代了吧?不少字” 自从窦家有人进学以来,窦世枢是第三代。 二太夫人点了点头。 “可不管我们家出了多少个举人、进士,只要没有人入阁拜相,就始终只是个平常的官宦人家,在官场中名声不显,在朝廷里说话无力,”窦世枢说着,脸‘色’渐肃,五官也都如刀刻般分明起来,“而我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看到了这样的前景,有可能哪天自己的画像会挂在窦家北楼的祠堂里,名字会写进窦家家谱的首页,您说,我能放弃吗?我会放弃吗?” 二太夫人坚定地道:“那自然是不能!” “王行宜,选择了给房师做了先锋,整整十年,他自己在西北餐风宿‘露’,妻子儿‘女’穷困潦倒,”窦世枢眼睛微眯,犀利明亮的眼神如刀锋一闪,“如今,他好不容易重返仕途,所受的委屈房师都会补偿他,您说,他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让自己所受的苦难毫无代价吗?” “不能!”二太夫人若有所思。 “既然我们两个人都不可能退让,我又何必讨好他呢?”窦世枢微笑道,“而且现在的局面对我们更有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连家务事都理不清,竟然要我们家‘花’这么大原力气为他收拾残局,房师对他,恐怕要重新估量估量。” “不错!”二太夫人‘精’神一振,“一个连家务事都管不好的人,又怎么能让人放心地把朝中大事托付给他呢?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就算我们闭口不谈,迟迟早早也会传到你的那些同年、同僚们耳朵中去的。做官的,谁不想再进一步?就算是曾大人对他青眼有加,恐怕也会有人不服。”她说着,笑起来,“这样看来,我们要多谢那庞氏这么一闹才是,否则事情还走不到这一步。” “不过,让王氏这样的‘女’子进‘门’,终归是有些不妥。”窦世枢沉‘吟’道,“就怕下辈们有样学样,坏了窦家的家风。我看,西府那边的事,您要多多留意才是——三叔家里已经久无人主持中馈,想必要做的事很多,寿姑最好还是养在我们府上好些,还有王氏生的那个‘女’儿,如果也能接到您身边来长住,那就最好不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