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挽回(粉红票450加更) (第1/2页)
祖母笑着唠叨着我们寿姑要做新衣裳了,窦昭却抱着祖母的泪流满面。╔╗ 夏天过去了,祖母还好生生地在她的身边。 是不是说,只要努力,有些事就能改变? 窦昭想到庙里去上香。 祖母笑道:“那就去大慈寺好了,那里的斋菜不错。” 一整个夏天,窦昭都在家陪着她,没有出过‘门’。她以为窦昭是在家里关久了,想出去顽耍。 大慈寺是座庵堂,母亲生前礼佛就去那里。 窦昭自然是笑着点头应允。 和祖母一起看着黄历挑了个日子,她派人提前告知了大慈寺的主持,带了贴身的丫鬟、婆子、家丁,前呼后拥地去了大慈寺。 大慈寺古柏参天,苍树环绕,景‘色’清宜。主殿佛香阁供奉着一尊高约丈余的千手千眼观音,金箔贴身,在香炷的掩映之下,煌煌璨然,满殿生辉。 窦昭和祖母诚心俯拜,磕了三个头。 出了大殿,风过树林,籁籁生爽。 主持请了窦昭和祖母到殿后香房坐下,说了会闲会,就有知客师傅来问斋席摆在哪里。╔╗ “就摆在这里吧!”祖母自幼就被教导有事自己动手,因而最怕麻烦别人。 知客师傅笑着应声而去。 海棠却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崔姨‘奶’‘奶’,四小姐,政十一爷、德十二爷和四少爷、五少爷、六少爷、邬家的五爷听说您在这里礼佛,特意过来给您问安。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祖母听了呵呵直笑,欣然请他们一起用斋饭。“……也没有别人,不嫌弃的话就一起用午膳吧?” 海棠笑着去传话。 窦政昌几个笑嘻嘻地拥了进来,给祖母行礼,和窦昭打招呼。七嘴八舌地谢谢祖母的赐饭,厢房里你未说完我开口,热闹得像集市。 窦昭就问窦启俊:“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在大慈寺?” 这里可是庵堂。 窦启俊笑道:“我们去大方寺看了日出的。想着大慈寺的斋饭好吃,就准备在这里蹭顿饭,谁知道你们也在这里。” 大慈寺受窦家供奉,虽然男‘女’有别,但窦家的子弟路过,无论如何也会赠一席斋饭的。 窦昭哈哈地笑:“可见来得早不如来的巧。╔╗” 窦启泰称功道:“要不是我催你们早点回来,怎么可能遇得上四姑姑。” 窦德昌就朝着邬善挤眼。 邬善却一改往日在窦昭面前的聒噪。沉默地退了一步,好像要把自己涅埋在人群中似的。 窦昭愕然,随即心里又隐隐有几分明白。 邬善此时还是少年心‘性’,敦厚纯善,那天猝不及防之下不假思索地挑明了庞寄修的意图。到底对她不利,觉得做了对不起她的事,再见她,不免心中羞愧,有些不敢面对。 清楚了邬善的心思,窦昭开始有些不安。 认真的说起来,这件事与邬善没有任何关系。是她,想赶走庞寄修,又想让邬善死心。才做下这一箭双雕之事…… 之后她再也没有见过邬善,也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 念头一起,窦昭不由打量起邬善来。 只见他穿了件竹叶青的杭绸直裰,乌黑的头发用根湘妃竹做的簪子绾站,腰间玄‘色’的宫绦上挂了‘玉’通体润白的‘玉’佩,人比去年长高了很多。也瘦了很多,原本清秀的面目少了孩童的稚气,多了少年的锐利,像早‘春’的小树苗,仿佛一眨眼的功夫就枝叶舒展,长大了。 窦昭不禁十分感慨。╔╗ 而邬善见窦昭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禁又惊又喜。 惊的这么多人站在窦昭的面前,她还能注意到自己。喜的是他做出了那样的事窦昭还理睬自己。 也许,事情并不想他像想的那样严重…… 邬善思忖着,就想上前和窦昭说几句话,谁知道还没有等他开口,窦昭已笑着喊他:“邬五哥,原来十一哥他们是去你家打秋风了!” 大方寺在新乐县。 邬善顿时‘激’动起来。 窦家三太爷去世的时候,他曾在大方寺求了枚平安符送给窦昭。 “没有,没有。”他有些语无论次地道,“没有去打秋风,倒是我,天天住在六婶婶家里,六婶婶吃穿用度都如十一哥和十二哥……” 窦德昌听了哈哈地笑,在他耳边低声道:“你倒承认我是你的十二哥了!” 邬善脸涨得通红。 他比窦德昌大三个月。 除非是跟着窦明排行,否则怎么也轮不到他喊窦德昌做“哥哥”。╔╗ 窦启泰不明所以,凑过来急急地追问道:“邬五舅为什么脸红?这又是什么典故?” 邬善不怕别人笑话,但怕窦明知道了嫌弃自己轻佻。 他急得直跳脚,口不择言地嚷道:“窦十二,你要是敢‘乱’说八道,休怪我不客气,把你的事说出来……” “喂,喂,喂!”这下轮到窦德昌着着急了,“小人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