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记恨(粉红票870加更) (第1/2页)
窦昭的语气有些急促,这让陈曲水很怀疑她话的来源。╔╗ 难怪是五老爷跟四小姐说了什么? 但他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种关于庙堂之事,窦世枢怎么可能跟自己还没有及笄的侄‘女’说什么? 他有些困‘惑’。 窦昭也意识到自己说话语气太急,敷衍的味道太浓,不由在心里长长地叹了口气。 到底还是心太虚,底气不足啊! 她只得言简意赅地道:“人都说多智而近妖……有时候想的太多也未必是好事!” 陈曲水想想也对。 要不然四小姐也不会向自己解释了。 说起来到是自己多心了。 陈曲水在心里把自己嘲讽了一番,问起窦昭将来的打算:“王家那边,您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这件事暂时先放一放。╔╗”窦昭觉得,火已经点着了,要是煽的太急,说不定把火苗给煽灭了,不如放一放,让它慢慢的烧起来再添点柴什么的,这把火可能会烧得更旺。因而道,“留心一下曾贻芬的身体,如果能把王行宜留在西安就再好不过了。” 谁能入阁,虽然皇帝的意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那种越级提拔毕竟是少数。只有要王行宜一直留在地方上,他入阁的希望就很小,何况还有很多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如果这样还是让他顺利地入阁了,那只能说是他运气太好,是天意了。 陈曲水道:“您的意思是……让我们联系上五老爷?” “我们我五伯父肯定对件事早有打算。”窦昭委婉地道,“我们就是想帮他,也没这个资格和能力,主要还是多探听些情况。若有变故,我们不至于过于被动。” “明白了。”陈曲水笑了起来,“我也想办法让范文书和总店的人多接触的。” 窦昭笑着点头。 陈曲水接连去了两次京都。带回来的都是好消息。 “先是有人告王行宜冒领军功,后又有人告王行宜贪墨军饷。”坐在‘花’厅里,喝着冰镇的绿豆汤,他的声音中都透出几分惬意来,“皇上虽然都留中不发,却派了心腹太监彭乾任陕西行都司监军,可见对这件事还是有些芥蒂的。以至于曾贻芬前几日提前擢升王行宜为大理寺正卿。皇上都没有同意。” 看样子曾贻芬最终还是最中意王行宜。 窦昭道:“我五伯父有什么动静没有?” “和曾贻芬和从前一样,”陈曲水道,“不过和何文道走得更亲近了些。╔╗” 窦昭喃喃道:“若是能让纪咏的伯父纪颂提前出局,说不定纪家那边会支持五伯父……” 陈曲水一愣。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没想到四小姐已‘摸’到了官场上的‘门’槛! 可知道是一回事。实施却又是另一回事。就好像那些封疆大吏‘门’下的幕僚,想法再好,没有了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持,不过是空中画饼罢了。 他忍不住提醒窦昭:“四小姐,就算是曾贻芬和叶世培亲自出手,也未必能让纪子容这样的人提前出局……” 纪颂,表字子容。 “我知道啊!”窦昭笑道,“我就是想想而已。”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像京都那些在常年泡在菜馆里闲帮,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做起来却是根本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 时间就这样慢悠悠地到了八月初,期间窦世英来过两封信,问窦明的情况。窦昭一一作答:“跟着宋先生读书,书法大有长进……每天练一个时辰的琵琶……隔三岔五的去东府给二太夫人问安,很得二太夫人的喜欢,中元节的时候。二太夫人特意叮嘱,让她也跟着一起去法源寺上香……淑姐儿订了亲,姑爷家姓吴,平山县人,祖上曾出过进士,比淑姐儿大三岁,在窦氏家学里读过书。╔╗窦明绣了对并蒂莲‘花’的枕头送给了淑姐儿。” 窦世英很满意。 他嘱叮窦昭:“她若是不听话,你直管教训她。如果她敢顶撞你,你就告诉她说是我说的。” 不这这话是谁说的,最后被记恨的也只会是她。 窦昭没有理会窦世英。 纪咏回来了。 他送给窦昭一个红漆描金的匣子,沉甸甸的,素心接过去的时候差点失手。 窦明在一旁笑道:“纪家表哥送我jiejie什么东西?这么沉?莫非是金银宝石不成?jiejie快打开看看?” 纪氏狠狠地瞪了纪咏一眼,觉得纪咏既然要送窦昭东西,就应该送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的,也免得有人胡‘乱’猜疑,说些不着调的话。 纪咏却哈哈笑道:“我送你jiejie一件好东西,五小姐若是好奇,不如打开看看。” 窦昭听他那口就知道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想阻止窦明,转念想到窦明的任‘性’,索‘性’由着她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装着对铁球,明光铮亮,有婴儿的小手那么大。 屋子里的人全都愣住。╔╗ 纪咏笑着将那对铁球拿在手里运转起来。 铁球的声音时高时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