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家书抵万金 (第2/2页)
丰年总店,由总店把收入折合成现银,再送给李小婵。 李小婵当初没有选错人,老刘一家确实值得依靠,再加上李小龙对于农事也颇有心得,所以尽管李小婵离开了西川府,远到了京城,但是她名下的田产收入,却从未渐少。 今秋四百多亩地的玉米收成,再加上夏收一二百亩地的小麦收入,扣除人工费等各项花销,剩下的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虽然李小龙先前得李小婵的吩咐,在因为战争而田地价格降低时,自己做主拿出一半的银钱为李小婵添置田地,但是所剩的银钱送到李小婵的手里之后,那数目还是很客观的。 更何况,京郊福慧庄园的温室大棚里的蔬菜,也陆陆续续的可以卖了。当然,李小婵先留够了王翰林、京城王府和姚府的日常所需之后,剩下的,才会拿去卖的,免得亲戚说她只知道赚钱,却不知道顾着自家人,她总得为自己和姚怀瑾的小家,积累好的名声。 所以,那些难得的新鲜瓜果蔬菜,也被李小婵拿去做人情,送了不少有些交情的官太太、官小姐们。虽然李小婵志不在融入京城的贵妇圈,但是也得偶尔出门应酬一番,替姚怀瑾管理好内院,也为自己大规模的温室大棚蔬菜扩大市场。 物以稀为贵,李小婵的反季节蔬菜瓜果,引起了京城各大酒楼和权贵人家的抢购,酒楼是为了赚钱,权贵之家是为了享受,所以一时之间,京城的人都知道,王翰林半归隐养老之后,在自己庄园摆弄出了新鲜的瓜果蔬菜,却不知道这背后的人,是李小婵。 不管怎么说,李小婵这一次赚了一个钵满盆满。
但是,这并不是最让李小婵在这个冬天开心的原因,真正让李小婵开怀的,是李名远和文娴到达宛西任上,给她报平安的那封家书,几经辗转,终于寄到了京城,送到了她的手里。 算起来,李名远和文娴夫妇俩,六月里离京赴任,到如今十一月里,已经足足有五个月还富余了。 从京城到西川府,万里之遥,驾驶马车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才能抵达;而从西川府到宛西县,虽然不过千里的路程,但是因为地形复杂,又是边界地区鱼龙混杂的,难以行车太快,所以也需要半个月的样子。 也就是说李名远和文娴夫妻二人,乘坐马车从京城到宛西县,差不多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够了,就算是他们脚程慢一些,到达西川府的时候再去和相熟的人辞别一番,耽误几天功夫,最晚,两个月也就够了。 到达宛西县之后,李名远若是想给李小婵传一封家书的话,可比人坐马车行走快多了,也不过一个月余的样子。 可是,李小婵却足足等了五个月余,才等来了李名远和文娴的家书,这让她怎么能不担心着急。 虽然,曾经的李名远和文娴却是很是不靠谱,不但没有一日尽到为人父母的职责,而且还要李小婵以八岁的稚龄扛起家庭的重担,还总是给她添麻烦。但是,后来遇到了姚士卿的提携,李名远渐渐地改变了一些,虽然依旧想要嫁女求荣。直到李小婵出嫁之后,成了别人家的人,李名远和文娴这才体会到失去女儿的痛苦,竟像是一下子觉醒了一般,这才对李小婵生出父母的慈爱来。 所以,不管怎么说,李名远和文娴离开京城,前去混乱的宛西县任职,那未卜的前程还是很让李小婵挂心的。 现在好了,终于收到了李名远和文娴平安抵达宛西县,并且找到了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外祖一家帮衬的消息,李小婵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这真是家书抵万金啊! 等李名远放衙回来了,李小婵便将李名远寄来的书信给他看了,在一旁感叹道:“以前没有出嫁时,还未曾觉得和他们有什么可亲近的。如今嫁了人,才觉得在娘家的岁月,虽然辛苦,却也算是自在快活的,竟然怀念起来。” 姚怀瑾一目十行地看完书信,笑道:“你说这话也不怕我伤心。难不成你如今嫁给了我,就过得不快活不自在了?” 李小婵情知姚怀瑾是在开玩笑,便顺着他的话,挑眉一问:“你觉得呢?” 姚怀瑾便放了书信,一脸坏坏的笑,说要好好地教训李小婵一番,让她知道到底自不自在,快不快活,惹得李小婵一阵躲避,笑弯了腰。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