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_第一章 1895年、旧金山、少年(修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1895年、旧金山、少年(修改) (第2/2页)

印第安人3000万,此时印第安人口不足50万.......

    ——————

    1895年。三月初。晴。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地区早就春意盎然。暖暖的空气从海洋涌动过来,拂拂吹动。灿烂的阳光撒满大地,使绿色植物生命力得到复苏。

    暖气流从美国西海岸向上抬升,让这里四季如春。

    环绕农场周围的群山,如同刚苏醒过来一般。沉睡了整个冬天,在春天一到来便精神焕发,不断喷涌出生命的气息。一片一片的丛林,树木发芽,吐出芬芳的香味。环绕拐弯、纵横交错的溪流,小浪花扑通扑腾,浪花中跳着精神之极的肥鱼。

    青草碧绿,流水潺潺。连绵的小山坡树林成片,平地上种植大量的农作物。许多小动物奔跑其间,天空中老鹰盘旋。

    度过寒湿的冬天,春天显得如此可贵。泥土味,芳草香。风吹之下,心旷神怡。

    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农场,大约600多名无地农夫受雇。

    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农场里面人们除了抓紧时间劳动。

    劳动间隙时间踩着青草、踏着泥土欢乐放松着。

    太阳照耀,许多人伸个懒腰,踢踢腿,松动筋骨。暖风徐徐,十分舒爽。溪流边上,女人浣衣洗被。低谷田间,四处见冒着蒸汽的农用机械深耕泥土。

    自然风光如画卷一般的美妙呢!

    不时有妇人因为洗水冲跑衣物跳如水中追着捞取,田间劳作的一些光棍们歇息时候一碰面就眉飞色舞谈论大姑娘小媳妇谁更俊俏。

    《排华法案》禁止华人妇女入境。因此,农场男多女少,中等姿色的大姑娘落到单身汉眼里就如是西施般的绝世美人。

    一条松软的泥土道路如同腰带在几条山涧穿过,遇河流搭桥连接,贯通农场各处。河水清澈,可见沙石游鱼。道路绵延,仿佛直到天际。

    一行人十多人缓慢的走着,有赤脚,有穿鞋。各人脚上鞋子各异,有穿长长马靴、有穿布鞋,甚至还有人脚上穿着编织不久的草鞋。因为才下过春雨,有的地方积水、泥泞,但是,太阳把土地晒的温热,没有尖锐的石头、金属,赤脚软软的踩上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道路上不时间看到土上钻出的不知名花朵,有红有蓝,开的好看,味道好闻。

    微风吹拂发丝,扯动小草。身上被阳光晒烫,马上就被风儿吹凉,果然舒服。

    鸟雀声鸣悦耳,如果一群音乐大师在演奏交响乐歌颂大自然、生命和春天。

    朝远猫一眼,地势突然抬高,不远处一座青翠小丘隆起。山坡起伏的样子,看起来很有隔绝与外界的世外桃园味道。

    加州成长的少年,有掘到金子的梦想,很多孩子把在荒野、农场寻找黄金当成了具有地域色彩的娱乐活动。

    在这里,远离了城市,孩子们娱乐的活动确实不多。

    “沿着这条路走到头,那是一座山坡!它是农场最后一片没有经过掘地三尺的地方!”一个年龄在十岁的少年挥舞了一下鹤嘴锄说,“兄弟们,请你们发誓......到了地头,一定要挖出一块金子来!”

    “不挖出黄金绝不罢休!”

    “如果山被挖平都没有呢?”

    “挖到地中心也要挖出一块金子!”

    “笨蛋,用人能挖到地心人家开采石油的用很大很大的机器也挖不到地心!”

    所有人嘻嘻哈哈的响应着。大家胡乱的表示,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挖出黄金,就算把地心挖穿也在所不惜。

    沿着泥土道路,一边走一边叫嚷着,打闹着。有人看到还未成熟的植物果实抓几个在身上蹭一蹭就放到嘴里面嚼,有人拿鹤嘴锄对着地上边走边铲。他们都是活蹦乱跳,充满了活力,那是因为他们大多数都属于小孩呀。只有天真的孩子才相信旧金山土地里面随处都是金子。

    一名十五岁左右的赤脚少年跑到田畔摘了朵白花,放自己鼻子间闻了闻,很快被人夺下,把花朵揉烂:“李富贵!别像娘们一样,闻什么花!”

    “哦!是,少爷!”

    两旁田间劳作者则向他们嘱咐:“小心点,孩子们!早点回家!”

    “还有啊,要看着少爷点,别让他到危险的地方!”

    “知道拉!”孩子们叫着。

    还有成年人开玩笑,“挖到金子可要带我们分点啊!”

    一名孩子道:“一切正果归劳动者所有,反对剥削!”

    大家轰然大笑。

    这个农场是属于王云东父亲的产业。他的父亲王老实拥有大片土地后,把农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白人农民受雇领薪水为他服务,机型集体种植。又把其他部分土地分成50英亩一小块,用低廉的价格承包给中国农民。

    因为农场主这样的灵活手段使得农民皆大欢喜,既然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又增加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农场主和雇佣农之间双赢合作,因此,人们对农场主很是尊重。同样,他们也爱屋及乌,关心农场主家公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