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 苏梁氏的担忧成了真 (第1/2页)
苏文清讶然地望着众人,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被那群人一窝蜂地围了上来。追莽荒纪,还得上眼快。全文字无广告尽在. “小清,衣锦阁来的贵客,是直接接进内堂的不是?”崔大婶子最先开了口,脸上堆着献谄的笑容,“内堂里的桌桌椅椅,台台凳凳,总要掸拭干净是不是?”她飞快地从身后取出两把掸子,塞到苏文清手上,殷勤地介绍道,“这是我那当家的从东北那边出的最好最贵重的货色,是用上好的绿孔雀的底毛编织而成的孔雀毛掸子,又吸尘又漂亮,保证绝对不掉毛,保准把你那候客的内堂掸扫得干干净净,明净光亮……” 苏文清心里雪亮,原来又是一个来打活广告,也不推辞,含笑接了过来。 崔大婶子见苏文清接过了她家的孔雀毛掸子,很是高兴,张张口正想说什么,已被苏文清快速地接了过去:“崔大婶,你就放心好了,用完了就还给你,给你当作传家之宝,好不好?” 崔大婶见被人猜中心事,搓了搓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地笑着。 旁边围着的那几个人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 “小清,你看,这是我家祖传的雕花镶金铜托盘,把茶具放在上面最好不过…….” “小清,这是上好的棕垫,给贵客下轿和进门时垫脚用的……” “小清,这是新鲜的翠竹的第一层竹皮做成的茶垫,专门给贵客喝茶时垫茶杯的…….” …… 苏文清笑着一一接过,心想,看来这天下会做生意的还真不少,全都跑过来凑热闹了。幸好女官说那昭平公主只是挑了衣裳样子就走,若要留下来用饭的话,那她这个苏氏蘑菇园,还不成了养鸡、养鸭、养鹅场了?然后过不了多久,小莲子庄整个村庄上上下下打满了诸如此类的招牌:“正宗昭平公主御用的本地香鸡”、“正宗昭平公主御用的本地肥鸭”…… 好不容易把这些欢喜得发狂的人全部送出门去,转过身来的时候,见一袭青色袍子的李元斌在门口处张望。 “张大哥”苏文清朝他叫道:“进屋坐。” 李元斌神色有些拘紧,见屋里只有苏文清一个人,忙道:“不用了,苏姑娘,我说几句话就走。” 苏文清知他避嫌,也不跟他计较,笑了笑,便在门边站定,听他说。 “苏姑娘,今天我想了一下,如果把衣服的样式挂在衣架子上,根本看不出什么具体的效果。看看有什么方法,能让娇客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到衣裳穿在身上展现出来的风采……” 苏文清脑中灵光一闪,含笑道:“这有何难?我待会就让人照着娇客的身形样子做几个布偶人,你把画好的衣裳样子做出来,让布偶穿上不就能看出效果来了吗?” 李元斌欣喜道:“这个法子好。” 接着苏文清又交待几句,无非是衣料的进货和衣裳的样子设计方面,要抓紧时间赶出来之类的话,李元斌点点头,满怀信心地走了。 苏文清倚在门边,想到刚才李元斌惊讶赞叹的眼神,不由暗笑着摇头。做布偶人的法子可不是她想出来的,在现代的服饰店里,四处都摆着模特,她只不过现代模特的概念搬过来而已。 第二天,苏文清与张二花早早去了“衣锦阁”。李大叔一家三口还有一群的妯娌姑嫂,早就在店里忙活开了。所需的衣料缎子,列的单子足足有好几十张,进了货的料子旁边都用红色画笔在旁边打了一个勾,做了记号。没有进的货,也一一派人去催促。 不一会儿,搞泥水的工人也来了,把附近赁下的小铺子拆了,改建成一个宽阔的通道,方便昭平公主的软轿进出。 苏文清蓦地想起,算算日子,她与刘记布坊刘小婉的三个月之期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听张二花前几天偶然说起,刘记布坊的生意开始走上正轨,陆续接了一些单子,都是一些老主顾,都是冲着刘记布坊几百年的声誉而来的。照这样的速度,三个月内赚足三百两银子绝对不是问题。 如果把这些衣料出货的事宜交给刘小婉来办理,如果她能妥善办好这件事,那三个月的试用期自可以缩减,也可借机增进对刘记布坊实力的了解。 一旦觉得可行,苏文清马上付诸于行动,把桌上几十页纸的出货单全取了过来,叫来张二花,低声几句。张二华虽有些讶然,但还是点点头,揣了出货清单,出门去了。 又过了一会,以扎偶人闻名的陈记木匠坊的陈老板也过来了。苏文清把他让进屋里,细细说了要做十几二二个布偶人,体形要与真人相当。然后把打探得到的昭平公主的身形尺寸给了他。 关于昭平公主的身形尺寸,是跟南昭王府里的张嬷嬷打探到的。那个张嬷嬷,自从上次的玉牌事件见识到了苏文清之后,对苏文清就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