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昭平公主来了 (第2/2页)
处的轿子,微微摇摇头。或许,这个苏月娥,也是个性子倔强的,不想求助于人。 又过了两天起早摸的忙碌,终于,贵人要来了。 这日,天边刚透过一丝光亮,“衣锦阁”便开始热闹起来。纤尘不染的地板都明亮得可以照出人影了,李五娘还不放心地让秋英再打扫一遍;没有灰尘的桌子椅子用卖日杂的崔大婶子送来的孔雀毛掸子再重新掸扫一次;专门打造铁盆铜盆,铁锅铁铲的何大伯送来的祖传的雕花镶金铜托盘端端正正摆放在桌子上,晶莹剔透的‘夜光杯”放在上面,真是合适不过;当然还少不了垫茶杯的茶垫,用新鲜的翠竹的第一层竹皮做成的,翠绿翠绿的,煞是养眼;还有…… 苏文清把从“仁和堂”苏氏那里拿来的“一品香”的香料在熏炉里点上了,顿时,一阵醇厚芳香溢散开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长风镖局的李长修领了局里的人自昨天夜里,就开始在“衣锦阁”附近值宿。今天一大早起来,就挂上了特殊标志的灯笼。 在宋代,某条街道要禁止通行,通常在这条街的街口街尾分别挂上绿灯笼,附近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条街有重要的人物要通行,很快就会被禁行,于是纷纷闪避。 吃过早饭,大家齐齐换了上新衣裳,用香泥洗了手,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静静地等待着昭平公主的到来。 又过了约一个时辰,太阳已经升到天空中去了。这时,先前来过的那两个女官又来了,说是昭平公主已经出了南昭王府,很快就到,要大家先做好准备。 这边,苏文清当然不忘提醒大家一番,要抖擞精神,小心行事;那边,李长修已经派人把绿灯笼换成了红灯笼,并分派人手,进行了严密的监控。
终于,悄无声息的街头有了一丝响动。几顶颇具南昭王府特色的华贵的轿子缓缓而入,轿子四周流苏飞扬,轿子旁边各有两个丫环随行。 随着“达达”的马蹄声,轿子后面,竟又出现了几匹高头大马。当前的两匹马上,分别坐了两个少年公子。一个英武非凡,身披轻甲,腰悬宝刀,另一位则俊美异常,面如冠玉,目若深潭,一身白衣,手上执了把折扇,折扇上有一个美玉扇坠在轻轻晃着。 轿子没有停歇,顺着新建的过道一直抬到“衣锦阁”的庭院里方才停住。而那几匹马上的人则纷纷跳下马来,早有侍立一旁的小厮把马牵了去栓好。 隐于屋顶之上的李长修忽然把目光落在那位俊美少年郎身上。那少年的身形,怎地这般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苏文清早早带了众人迎了出来,分成两排在两旁站定,低眉敛目,恭请众人下轿。早有机灵的小厮拿了棕垫出来,在轿子一停下的时候,就适时地把棕垫铺在了轿子面前。 苏文清偷偷侧目望去,见旁边的两顶轿子里走出两名衣着华丽的女官,和那些侍候在旁边的丫环们一起,走到中间那顶稍大的轿子前面,打起轿帘,恭声道:“请公主下轿。” 轿中伸出一只手,这只手如藕般粉白细滑,手指青葱水灵,指甲上涂着鲜艳的丹蔻,十分夺目。 两名女官忙迎上来,齐齐把昭平公主搀扶了出来,径直朝内堂走去。 就在这时,轿中忽然传来了一阵轻笑:“如玉jiejie您走慢点,不要meimei我了?” 苏文清听得这个声音,不由一惊,忍不住抬头望去。只见眼前人影一错,一个华衣丽服的小姑娘钻出了轿子,俏生生地立在了众人面前。原来,中间这顶稍大的轿子里居然坐了两个人。 众人都惊讶地望着这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姑娘。能与当今昭平公主共乘一顶轿子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这位姑娘,不但要有显赫的身世,而且,还要是与昭平公主交情颇深的姐妹,才有资格与她共同坐在一起。 正抬脚跨进内堂的昭平公主回过头来,明净如玉的脸上,露出淡淡笑意,丹凤眼一挑:“思惠,你不是说,这个扬州城你都混熟了吗?还能丢了你不成?” “公主说得对,这个岑丫头,平日里疯惯了,尽说胡话。”一个英武少年大步走了过来,戳了一下岑思惠的脑袋,脸上洋溢着爽朗宠溺的笑意,“你这个鬼丫头,少在你如玉jiejie面前撒娇,到坊间挑衣裳,是你出的主意?” “呼延大哥”岑思惠不依地嘟着嘴,“是我见如玉jiejie长年呆在深宫里,怕她闷坏了,所以就想了这个主意,带她出来散散心而已。” “只是出来散散心而已”呼延浩瞪着岑思惠,微微摇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说得倒轻巧,昭平公主这一次“散心”,弄得南昭王府鸡飞狗跳的。就连扬州军营那边,也紧急地抽调了三千精甲前来护卫,就怕万一有个闪失,难以向当今圣上交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