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作为牺牲品的呼延二公子 (第2/2页)
张一花的准夫婿曾小虎本来也在张家打探消息,一听到自己未过门的妻子竟被人纳了妾,当场翻了脸,要回彩礼,退回这门亲事。 苏文清听得气愤,庞统与朱大公子固然禽兽不如,但这个曾小虎,也真不是一个东西。 “这个曾小虎,怎么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张大妈又用手帕抹了几下眼睛,“平日里看起来一个老实巴交的人,竟然…….” “娘,你老提那个人干嘛?”张二花不耐烦道,一提到这个人她就来气,“大姐平日里对他多好,年前的时候,他摔了腰,几个月来大姐衣不解带地侍候着他,帮他四处找大夫,若不是多亏了大姐,恐怕他早瘫了。这混蛋,真不是个东西。” 张大妈没有说话,只在抹眼泪。 “娘,我这就带几个人去朱府,把大姐接回来。有我们在,还能饿了大姐不成?等过段日子,再给大姐找个好人家,再不去理会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张展鹏气鼓鼓地插了话进来。 “傻孩子,怎么尽说傻话?”张大妈又气又急,“你大姐都已经那个样子了,你把她接回来,你让她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谁还敢要她?一个黄花大闺女被作践成那个样子,真是造孽啊!”张大妈说完又号啕大哭起来。 苏文清本来想说;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人总是要坚强活下去,就当这次是一次意外,当是被鬼压好了。可是看张大妈那种伤心欲绝的样子,再想想这个对女子的清誉犹为看重的时代,这种话就不好说出口了。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下来。坐在最角落的张老汉只一味地抽着烟竿,显然对张大妈的话也持着默认的态度。 苏文清终于明白,在把不把张一花接回来这个问题上,张家出现了分歧,张二花姐弟俩是坚决要把大姐接回来,而张大妈和张大伯却认为,既然都是别人家的人了,接回来的话,张一花也活不成,倒不如留在朱府里。
也许,张大妈说得也不无道理。一个黄花大闺女,白白的被人遭踏了,谁会再娶她过门?这村头巷尾,邻里邻外的闲言碎语都能把她逼死。像张一花这么柔弱的性子,可能回到家里不到一二天,就上吊寻死也说不定。留在朱府,虽然是个妾,但好歹也有个名份。 而且,朱家在扬州城里说什么也是个大户人家,丫头仆妇成群,即使一个小妾,身边也有三两个丫头跟着,吃穿自是不愁,若能博得朱大公子欢心,上位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朱家大奶奶已是个半老徐娘,姿色不再,而张一花说什么也是个年轻貌美的端庄人儿,这一点就是资本。 见张大妈又把求救的目光望过来,苏文清笑笑道:“张大伯,张大妈,你们先不要着急,这事,还得问问一花姐的意见,探探一花姐的口风,看看她是怎么想的。”她顿了一下,又道,“这样吧,张大妈和二花姐先到朱家去看看张一花姐,问问她的意思。然后,回来告诉我她的决定,我再跟老王爷说去。” 苏文清这样一说,大伙都没有什么意见,张大妈与张二花整整衣衫,便往城里朱府去了。苏文清安慰了张大伯几句,也告辞了出来。 刚走出院子十多步,苏文清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马车轮子碾地的声音,间夹着马蹄的“达达”声,回过头,见张展鹏正驾着马车往她奔来。 她停下脚步,略带惊奇地望着张展鹏。 张展鹏朝她招手:“小清姐,快上马,我送你回去。” 张二花的新家距蘑菇园大约有一公里的路程,苏文清笑笑,也不推辞,坐上了马车。 在登上马车的时候,张展鹏伸了手过来,抓住了她的手,让她借助他的力,上了马车。 苏文清有些许的讶然,不由抬头望了望面前的这个少年。 这是个与她年纪相仿的男孩子,准确算起来也不过是比她名义上的年龄小几个月而已。高高的个头,略显稚气的脸上,有着一双与张二花一模一样的大眼睛,隐约闪烁与他十四岁的年纪不相称的成熟。 张展鹏等她坐稳后,才启动马车:“林大哥在京城怎么样,会试开始了没有?” “他很好。”苏文清含笑道,眉梢带了些许的忧郁,若不是张一花出了事情,这个时候,她应该在奔赴京城的路上。这次,是她爽了约。 “别担心,林大哥一定会高中的。”马车开得很慢,张展鹏也说得很慢。他的话语里有种能使人心情安定的因素。苏文清忽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的功夫,林志海就赴京赶考了,若事情顺利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往仕途上发展。而驾车这个少年,前两年不过是个淘气顽皮的孩子,一转眼的功夫,已长成英武的少年郎,而自己,或许又老了几岁了吧? 岁月催人老啊,苏文清觉得自己想见林志海的心情,又迫切了几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