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张一花细述偷簪风波 (第2/2页)
证俱在,要想帮张一花翻案,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文清微微摇头。 “那怎么办?”张二花眼中蓄满了泪水。 谁都知道,在这个时代,对于不贞的女子,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像什么浸猪笼啊,游街示众的,手段极其残忍。即使不告去官府,宗室祠堂也自有一套处置措施,而且具有公认的合法性。 苏文清伸伸懒腰,啜了一口茶:“二花姐,这事要当棘手,所有的证据都证明了一花姐勾结了外面的人,共同偷盗朱家的财产,所以…….” “小清,你真的不帮……”张二花一脸失望的神情。 “二花姐,稍安勿躁。能帮得上忙的话我一定想办法。”苏文清声线平稳,这使张二花安定不少,“这样吧,你暗中知会小翠,让她偷偷溜过去看看一花姐,问清楚当晚的事情,那个男的究竟是谁,长什么样子。只要找到那个男的,一切便可迎刃而解。” “好,我这就去。”张二花眼中又闪出希冀的光芒,站了起来急匆匆地走了。 苏文清沉吟片刻,眉毛微微拧起,脸色慢慢冷峻起来,眼中的目光渐渐森冷。她快步进了书房,研了墨,用毛笔蘸了墨汁,飞快写了一封信,然后,走出正厅,对院子里的一个家丁招手:“狄青,你过来一下。” 狄青是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身材矮小,一点也不起眼,但脑子转得特别快,一对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相当机灵。而且早些年在长风镖局学过几个招式,对付普通的窃贼绰绰有余。此刻见苏文清唤他,马上跑了过来,问道:“小清姑娘,唤我有事吗?” 苏文清把信交与他,低声道:“照我写在信上的话去做就行了。” 狄青点点头,接过信,迅速隐没在院子外面。 一墙之隔的后院那边,是苏氏蘑菇园,张嬷嬷中气充沛,洪亮有力的声音越过墙砖传了过来:“……那天扬州城里几个大富之家的奶奶们相约到朱府打牌。朱大奶奶身边有个叫做银花的小丫头,端了热茶上来,一不小心被朱大奶奶撞了一下,有几滴热茶洒在朱大奶奶的手上。这下可不得了了,朱大奶奶勃然大怒,马上翻了眼,怪那个小丫头瞎了眼,竟敢害她,当场把茶杯掀翻,拔下头上的金簪子使劲往那个小丫头的身上扎,那个小丫头哭得凄惨,手上身上被尖锐的簪子扎出一个个血窟窿,真是造孽啊!……”
“那个朱大奶奶也真是狠毒,这么缺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是李五娘的声音,“老夫人怎么不管管?” “老夫人是个吃斋念佛的人,哪管这些凡间的事情!”张嬷嬷的声音提高了两度,停了一下又道,“我看哪,不是老夫人不想管,是管不了,那个朱大奶奶是个狠角,老夫人哪里管得了她?偏偏朱老爷又是个不理事的,便任由朱大奶奶胡闹去了。” “我听说不是还有个二夫人吗?”李五娘又道。 “你说的是朱老爷子的二房吗?”张嬷嬷眯了一下眼睛,想了一下,“那个二夫人人倒是不错的,为人随和,对下人一直都是细声细气的,不要说打骂,连一句大声的话也没有。生个儿子虽说是个庶出的,但满腹才华,听说此次科考还中了探花,是个小探花郎,人也长得一表人才。不过,”张嬷嬷摇摇头,“怎么说也是个妾室,虽说因了儿子的高中,在朱府的地位也高了些,但毕竟是大夫人当家,她也不好插手去管的。”说完便连连叹气。 “张嬷嬷,你说,朱大才子高中了探花?”苏文清跨进后院,略带惊讶地看向张嬷嬷。这件事,她居然没有听说。 古时的科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就是探花。能考到全国第三名,那也是非常有才华的。 苏文清想起以前在城南书院见过的朱里厚,一个白净略显木讷的书生,不想几年之后,他竟摘取了探花的桂冠。看来有时候,人真的不可以貌相。 “没错,那个朱府的二公子真的中了探花,扬州城里一连两个学子高中了状元与探花,把那个扬州知府欢喜得,走路尾巴都翘起来了。各路官员前来道贺,他下巴扬得高高的,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好像是自己高中了似的。”张嬷嬷一番话说得诙谐,说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五娘忍住笑道:“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话来了,这叫什么,叫做狐假虎威。” 张嬷嬷脸上有些不屑,冷哼一声道,“那个胖知府会什么,只会奉承巴结,鱼rou百姓而已。”接着又连连摇头“我看扬州城这风气,怕是难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