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安康_第一百三十三章 昔日故人再重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昔日故人再重逢 (第2/2页)

打开北地的局面?”狄青惊喜道。随着扬州最大,甚至是全国最大的“清清蘑菇园”的兴建完成,并投诸使用,再加上新研制的“四头菇”的惊人产量和稳定的质量,张二花已经不止一次说过,要打开北方蘑菇局面,形成南北对接,完成全国的蘑菇销售商线。不过,由于对北地的局势没有把握,苏文清对于此事一直迟迟下不了决心。

    这一次,正好借此机会让狄青外出打探一下北方的行情,而且,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托付狄青去办。

    苏文清点点头,再把狄青叫到书房,从案几上拿过两封密封的信函,交到他手上:“狄青,你把这两封信带上。到了北地之后,就按我信上所说的,细细寻访,如果可以的话,把当时购货的协定拓下来,带回给我。”

    狄青见苏文清神色凝重,也不敢怠慢,郑重应道:“苏姑娘请放心,狄青此次前行,一定会把姑娘交待的事情办好。”

    苏文清笑笑:“去吧,临行前跟你娘说一声,把家里头的事情安排好。”

    狄青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苏文清轻轻叹了一口气,那日张二花跟她说的话,倒给她提了一个醒。“衣锦阁”被烧毁之后,前来蘑菇园送贵重衣料的外地车马接连不断,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前后两拨人,送的衣料固然都是她所需的,但也未免太重复了,同一种衣料一连送来两次,令她不得不心生疑惑。难道,除了明公子以外,还有人暗中相助不成?

    苏文清不太喜欢欠他人人情,至少,雪中送炭的人总应该搞清楚吧,日后也好寻机会报答。这是苏文清一贯坚持的原则。

    按当时外地布商的开价,一匹布一百两银子,两批次的布料,动辄几万两银子,这个人情也太大了吧?

    看着狄青上了车,再看着满载着五车干蘑菇礼品盒的马车徐徐驶离视线,苏文清深深地呼了口气,就在这时,门外又有马车的长嘶声,传了进来。

    正准备步出大厅的苏文清略微讶异地抬起头来,朝外望去。只一瞬间的功夫,纤草扫花的裙摆在她眼前一晃而过,一个姑娘俏生生地立于她的面前。

    这位姑娘,较之以前清减了些许,两只眼睛仍旧那般灵动,朝苏文清使劲地眨眨眼睛:“小清,你不认识我了?”

    苏文清按捺住心头的激动,笑道:“思惠,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就不能来了?”岑思惠大大咧咧走了进来,身后,居然一个丫环都没有跟着。

    “小清,你的新品种出来了?我在京城都听说了呢?”岑思惠在正厅里一坐定就忙不迭地问道,“你那个什么蘑菇培训班什么时候开?”

    “敢情你就是为了我这里的培训班而来啊?”苏文清笑道,早些时候,她就听岑思惠说起过,要来学种蘑菇。

    “对,我就是为此而来。”岑思惠很认真地点了一下头,“小清,你说种蘑菇多好玩啊,还可以赚钱,至少比整天闷在家里,半步不出,只一味低头做女红好多了。”岑思惠嘟了一下嘴,自昭平小公主嫁去高丽之后,她就没有玩伴了,整天窝在宰相府里,都快把她闷死了。

    苏文清微微摇头,真是贵族的千金小姐,衣来张口,饭来伸手,不知柴米油盐贵。种蘑菇岂是那么好玩的?风险大大的,弄不好的话血本无归。她要不是傍上范老爷子这么一个活宝,利用了他多年的研究经验,少走了不知多少弯路。要不然的话,依她自己的能力,这会子恐怕还在蘑菇地里哭呢。

    “那么,你就是用了这个借口跑出来的?”苏文清笑她。

    岑思惠也不介意:“我在府里差点憋坏了,就跟伯父大人讲,我要来扬州,跟你学种蘑菇,刚开始的时候,伯父大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幸好伯母比较开通,说让我去玩玩,顺便探望一下昭阳长公主,所以我就来了。”

    看着岑思惠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苏文清不由笑了。或许因为岑思惠只是岑相国的侄女,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所以才这么放纵。如果是岑相国的亲生女儿,恐怕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这样也好。苏文清笑着拉过岑思惠,问道:“你打算在扬州住多久?”

    岑思惠轻咬了一下嘴唇,摇摇头,思绪有些飘远:“我也不知道啊,如果可以的话,就一直住下去,直到,直到那个人回来……”

    她越说到后面,话语越轻,最后一个字几乎微不可闻。苏文清看着她,忽然觉得,这个小姑娘似乎长大了,再也不是以前她所见到的岑思惠了。

    苏文清又轻轻叹了口气,岁月悠悠,谁又不会长大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