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爱屋及乌种蘑菇 (第1/2页)
“娘娘,夜深了,奴婢服侍你歇下吧。”一个细眉柳腰的宫女铺好了锦被,回头对着庞贵妃道。 庞贵妃这才从面前的红烛抬起头来,她看向有着精致纹路的窗格。半开的窗户外,是沉沉的夜色,不远处传来更鼓声声,已是三更了。 “皇上在哪?”庞贵妃低声问道,不抱任何希望,这样的问话无异于增加自己的失落感而已。 细眉柳腰的宫女看了庞贵妃一眼,有些欲言又止:“禀娘娘,皇上,皇上去了华锦宫。” “他,他去了岑贵妃那里了?”庞贵妃苦笑,人家是母凭子贵,皇上就算不为别的,为了那个未来的太子,也会对她多加关照的。 昨天,父亲庞太师悄悄送了信进来,只告诉她一句话:“大势已去,好自为之。”她明白父亲的话,父亲是在说他自己,可是她又何尝不是如此?昔日的盛宠不再,她只怕是皇上最想遗忘的一个人。 “睡吧。”庞贵妃垂下眼眸,悄悄拭去泪水,“玉兰,小公主呢?” “小公主早就睡了,娘娘,你也歇了罢。”玉兰快步走了过来扶她,触手是一副瘦骨嶙峋的躯体,不由讶然道,“娘娘,你瘦多了。” “没事,睡吧。”庞贵妃侧身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一双眼睛看着头上的房梁,似乎要从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看出一丝希望出来。 今晚,恐怕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其实,在同一夜空下,不眠的人又何止她一人呢? 栖凤宫的宫墙外,长久地站了一个人,暗淡的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月光下可以窥见,他的脸色甚是黯淡,但整张脸轮廊清晰,宛如刀刻般,无形中透着一股威严。 更鼓声声,现在已经是四更天。 “皇上,这里风大,站久了不好。要不,我去敲门,您今晚就在这里歇下?”李得正征询地望着面前这位男子。 “不了。”皇上终于动了一下,摆了摆手,“夜深人静,还是不要去惊动她了。” “那皇上您要移驾华锦宫吗?”李得正小心冀冀地问道,他记得晚膳的时候皇上说过要去华锦宫的。 皇上疲惫地再次摆摆手:“算了,朕哪都不去,回去好了。” “皇上请移驾。”李得正有些不解地看看这位少年天子,也不敢多问,闪退到一边,让皇上先行。 皇上再看看那幢寂静得似乎无人居住的宫殿,长长地发出一声叹息,慢慢转身走回自己的宫里。 李得正一步一步紧跟在后面,看着皇上沉重的步履,他想,皇上是想去见庞贵妃的吧?怎么又会点了华锦宫的名呢,真是令人费解。 四周,又恢得了先前的寂静。 行到御书房,皇上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竟然在步阶上坐了下来。 李得正吓一大跳,忙小声提醒:“皇上,这更深露重,石阶寒凉,您还是回御书房里……” “无妨。”皇上摇摇头,用手揉了一下眉头,“李得正,你去吧,不用在跟前侍候,朕在这里静一静。” “皇上…..”李得正还想说什么,见皇上已经闭上了眼睛,只好悄悄地退了出来,远远地站着。 皇上背对着御书房,在高高矗立的森严宫殿前,一言不发地坐着。御书房他是没有兴趣进去了,就在不久前,这里曾发生了一场剧烈的争吵。 “一定要把庞太师绳之以法。不然的话,我们不服,天下的百姓更不服!”首先咆哮的是当今兵部尚书,一直称病在家的贺和敏。 看来贺和敏被圈禁在家是个骗局,皇上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这个两朝元老,使之不受到jianian党的迫害才出的下策。 “恐怕不好吧。”犹豫不决的声音出自于当今相国岑大人,“庞太师在朝堂朝野羽冀众多,树大根深,要撼倒他绝非易事,弄不好会打草惊蛇……” “怕什么,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贺尚书抓起桌上的一封供词,拿到了岑相国面前,摊开,“铁证如山,通敌叛国,理当诛九族!” 一封供词,一石击起千层浪。 那封供词是敌方主将被擒时供出来的,长久以来,当朝的庞太师就与匈奴密谋,妄图借着敌方的强大势力,摧毁宋朝,与匈奴平分半壁江山。 通敌叛国,这是为国人所不耻的,所以事情败露后的庞太师,下场也只有一个:株连九族。 “庞太师编纂了一部百官述职,上下两册,所有官员,不论官阶大小,凡干过贪赃枉法之事,统统被他搜罗了过来,记载下来。他有这么大的把柄在手,你如此轻举妄动,就不怕庞太师恼羞成怒,以此胁迫朝廷上下所有官员造反?”岑相国忿忿道,他觉得贺尚书一介武夫,行事冲动欠考虑。 “照你这么说,由着他这么胡作非为下去?由你这般纵着,放虎归山,大宋危危可及!”贺尚书毫不客气地予以回击。 …… 皇上用指关节轻轻叩击着桌面,任由这两个重臣吵得热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