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湖边巧遇有情人 (第2/2页)
可不是说这个,怎么绕到这里来了?紧贴着他,心跳也开始不规则起来。 那座亭子其实并不远,不过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但对于张二花而言,仿佛走了几个世纪。 在抵达亭子的那一刹那,新任知府先把张二花推了进去,然后自己再跳进来。他的身上,已经被滂沱大雨淋了个湿透。 他摔了摔袖子,有些自嘲道:“看,我这是贵人出门招风雨啊,我在这里住了那么多年,记得扬州城很少下这么大雨的。” 张二花看了他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眼中便有了一种叫做感动的东西在摇晃。 朱公子很豁达,看着张二花笑他,也没有生气,只是微笑道:“你笑得真好看。” 张二花脸又红了。她咬咬牙,也不叫他知府大人了,瞪了他一眼:“朱公子,你看你,浑身都湿透了,这怎么行?这样下去会着凉的!” 听着这么温馨体贴的关怀话语,朱公子笑得更开心了,他说;“没事,没事,你别忘了,我是在这长大的,这里的天气我比你知道得还清楚呢。这些雨,算不了什么……”正说到一半,一阵风吹过来,朱公子激灵灵打了一个寒战,又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朱公子!”张二花叫道。 天,本来想表现一下自己的风度的,居然在美女面前出糗了,朱公子的脸上也有些红,可是这西湖的风似乎不放过他似的,又夹着雨滴向他扑了过来。他禁不住又再连打了几个喷嚏。
张二花更不好意思了。本来人家可以舒舒服服地躲在轿子里避开这场风雨的,却偏偏像傻子一样陪着自己一起淋雨,这里面包含着什么,张二花不可能不明白。 张二花看看这位年轻的公子,全身上下滴着水,从头到脚全湿了。这天气说变就变,中午时分太阳热得快要把人烤干,一转眼这雨水便带上了秋天的寒意。朱公子犹自强撑着,但嘴唇已有些苍白,强劲的湖风一阵紧接一阵地刮过来,他在寒风中微微地抖了一下。 张二花不由缩了一下肩膀,连她都觉得有些冷。她看看四周,轿子仍在外面淋着雨,反正是雨水透不过轿子的木板,淋多久都没问题。由于新任知府在,轿子与衙役们不敢进亭子里避雨,只在亭子的边缘雨水不大淋得到的地方站着。 张二花看看不远处有一户人家,然后走到一位官差面前:“这位大哥,麻烦你跑一趟,到那户人家借几把伞来,让这些大哥们早些回去。” 那位官差没动,看向朱公子。朱公子点点头,那位官差仿佛得到命令般,飞奔着去了。 “朱公子,”张二花提了一个建议,“这里离知府衙门还有好几里路,蘑菇园就在前边不远处,如果公子不嫌弃的话,就到我们那里坐坐,换下这身衣衫如何?” 她很诚挚地看着朱公子,这个时候,人家帮了你,无论如何也要表示一下谢意的。 朱公子看着张二花,眼睛晶晶亮,他说:“那就有劳姑娘了。” 官差很快借了几把伞回来。朱公子伸手取过一把,然后其他几把全给了底下的官差们,轿夫也被他打发回去了。 张二花张了张口,她本来是想要一把伞的,如今全部分光了,难道,她要与这位朱公子共撑一把伞不成? 朱公子似乎一点也不介意,打开了油纸伞就招呼张二花过来,脸上十分真诚。张二花暗笑自己小家子气,她素来性格豪爽,也不再多想,走到了朱公子撑起的伞下。 雨开始小了。朱公子走得很慢,并没有介意自己浑身的透湿要急着赶去换衣裳。他抬头望着细雨蒙蒙的西湖,神思有些向往:“这几年来,东奔西跑,最怀念还是家乡这个湖啊,嗯,魂牵梦绕……” 张二花有些想笑,怎么朱公子变得这么多愁善感起来了,难道每个游子都这样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张二花记得这首唐诗,早在边陲的桃花村,苏文清就教过她这首诗。“朱公子,你作梦都想回到这里来吗?” “嗯,”朱公子点点头,张二花吟育的这首诗正说明了他此刻的心境,“家乡有父母双亲,有兄弟姐妹,还有……”他含笑望着张二花,突然停了下来。 张二花忍不住问道:“还有什么?”抬起头来,见他望过来的眼睛分明带着火热的情愫,不由脸上飞起两片红霞,心跳得更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