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母女间的对话 (第1/2页)
呼延二公子抬头看了大哥一眼,良久方道:“大哥,这个人,这个叫做苏锦云的人,对你真的很重要吗?” 呼延浩没有说话,他也不知道。他只记得这个名字,这个名字犹如刀刻般深深烙在他的心里,烙在他的脑海里,“不知为什么,我总记得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总是在的我脑子里闪过,一遍又一遍,我想如果这个人不是我的仇人的话,那就应该是亲人,或是恩人……” 呼延二公子叹口气:“我打听过了,苏锦云,苏文清的母亲,原来住在一个叫做桃花村的边陲小山村,后来,那个村子遭贼人洗劫,全村的人死了过半,苏锦云带着一对儿女逃了出来,再后来,她的一个儿子被乱箭射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她的女儿你见过,和大嫂很要好,就是扬州城里种蘑菇的苏文清苏姑娘。” “苏姑娘的母亲?”呼延浩有些动容。难怪呢,他每次见到苏文清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以前就见过似的,看来,他应该与她们母女有一些说不清的渊源。可是,为什么,无论是他,或是那位苏姑娘,都记不清他们曾经见过面了呢? 这真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在听到这个名字时,没有恨意,或许,这个叫做苏锦云的女人不应是他的仇人,或许应该是恩人,也许应该是亲人也说不定。 呼延浩极力地回想着,可是脑海里除了苏锦云这个名字之外,所有与这个名字有关的事情他一件也记不起来。这样的强行竭力思索犹如逆向而行,他只觉得整个脑袋好像要炸开似的,疼痛异常,不由“啊”了一声呻吟出声,用力地按住太阳xue。 “哥,你怎么了?”呼延二公子吓了一大跳。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大哥这个样子,他急忙奔过来,扶着呼延浩,焦急道:“大哥,你怎么了?” “没事。”呼延浩懊恼道,他真是太没用了,想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把自己的记忆找回来。 呼延二公子担忧地望着呼延浩。他听爹爹说过大哥的病情,大哥在很小的时候脑袋受了重伤,脑颅里积了淤血,光是吃药就吃了好多年,可是一直不见好转,太医也来看过,说这种事情急不来的,得慢慢医治。 “哥,你先别着急啊。”呼延二公子扶着哥哥,尽量放缓语气,“这事我们得慢慢来,等到年底,匈奴兵完全退走的时候,我与你进一趟京城,京城里有顶好的大夫,一定可以帮你想起所有的事情来的。” “也许吧。”呼延浩有些无奈地笑了,自己的这个病,自己心里清楚,这么多年都好不了,即使进京请了最权威的太医,就能治愈得了吗? 呼延二公子似乎看出了大哥的心思,他急忙道:“大哥,你先别灰心,要不这样,等年底你搬师回朝的时候,我们就去见见苏锦云,或者我们去一趟那个边远的桃花村,到了那里,你兴许能想起什么……” 呼延浩点点头,也只有这个法子了,他隐隐觉得,他好像与那个桃花村有脱不了的干系。 ****** 夜沉沉地来了,漆黑的夜空中星光闪烁。 苏文清突然想练字,她在案几上摊开了一张白纸,研了墨,挽起袖子,手执毛笔,龙飞凤舞,倾刻间白纸上便出现了一行行气势壮的狂草。 是前朝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凰翼。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借问吹萧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搁了笔,苏文清有些发愣,眼前闪过南昭王府的玉华池边上,那个挺拔的英姿,还有他说的,与她说的一番话,无形中竟感到来自心中的一丝惆怅。 她清晰地记得,他说:“你喜欢种蘑菇,我可以赁一块更大的空地给你;你要开美食城,我可以让人进行扩张装修,让全扬州城的商贾都把那里做为洽淡的场所;你要开成衣铺子,我可以让你的铺子专做御供的礼服,宫衣……” 而那时的她,对着有几面之缘的他说:“看到湖上那对戏水的鸳鸯了吗?永远都是一对一,成双成对,终日并游……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我要的不过是这些罢了。” 她还记得,他说:“你不要这样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我会担心的。”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燃烧着热切与担忧。 …… 她猛然震了一下,浑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