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四十二) (第1/2页)
皇帝唇边都是笑意,仿佛半开玩笑:“儿子要治好她的心病,就得收回那日说过的话,得告诉兮贵妃璞链还有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儿子还年轻,空口白舌地提起太子不太子的话,实在没意思。” 太后叹口气,替皇帝添了一碗枸杞红枣煲鸡蛋羹,温和道:“慢慢吃那酥,仔细噎着。来,喝点羹汤润一润。” 皇帝快活地一笑:“多谢皇额娘疼惜。”他吩咐道,“毓瑚,朕记得姝贵妃很爱吃这个白玉霜方酥,你取一份送去翊坤宫。” 毓瑚忙答应着端过酥点去了。太后饶有兴致地看着皇帝:“皇帝到很在意姝贵妃啊。” 皇帝生了几分感慨:“当年殿选的福晋只剩了妃子一个,多年夫妻,儿子当然在意。” 太后并无再进食的兴致,接过紫株递来的茶水漱了漱口:“皇帝是念旧情的人。裒家冷眼看着,你的许多嫔妃,年轻的时候你待她们不过尔尔,年岁长厂倒更得你的喜爱了。譬如孝贤皇贵妃皇帝哀思多日,从未消减。但有件事皇帝也不能不思量,后富不可一日无主。否则后位久虚,人心浮动,皇帝在前朝也不能安稳。” 皇帝的笑意如遭了寒雨的绿枝,委垂寒湿:“皇额娘,恕儿子直言。孝贤皇贵妃刚刚去世,儿子实在无心立后。若真要立后,也必得等皇贵妃两年丧期满,就当儿子为她尽一尽为人夫君的心意吧。” 晨光透过浮碧色窗纱洒进来。似凤凰花千丝万缕的浅金绯红的花瓣散散飞进。太后侧身坐在窗下,目光深幽幽的,直望到人心里去。她沉思着道:“皇帝长情,哀家明白。可六富之事不能无入主持。兮贵妃与姝贵妃都是贵妃,可以一起料理。或者,皇帝也可以先封一位皇贵妃,位同副后,摄六宫事。”她悠然叹息,“昨日哀家看到三阿哥来请安,儿女双全的人,真真是有福气啊。” 皇帝眼底的笑影淡薄得如落在枝叶上浅浅的光影:“若以子嗣论,兮贵妃有璞链与璟妍。彤妃有璞珹、璞璇。彤妃腹中这个孩子,太医说了。大约也是个阿哥。兮贵妃性子温和婉转些。彤妃张扬犀利。但……” “但你都不属意?”太后闭目须臾。“可姝贵妃的家世,你是知道的” 皇帝的神色极静:“没有家世,便是最好的家世。” 太后一笑:“你是怕有人倚仗家世。外戚专权?这样看来,穆氏是比富察氏合适,但兮贵妃的娘家也是小门小户,且兮贵妃有子,姝贵妃无子。宫中,子嗣为上。” 皇帝坦然:“正因无子,才可以对皇嗣一视同仁。” 太后脸色有一瞬的僵冷,很快笑道:“好,好!原来皇帝已经打算这样周全了。原是老太婆cao心过头了。“ 皇帝恭谨,欠身道:“皇额娘为儿子cao心。儿子都心领了。”他顿一顿,深深敛容,“皇额娘,儿子已经不是黄口小儿,也不是无知少年。儿子虽然是您一手调教长大的,但许多事,儿子自己能有决断,可以做主了。” 挂在檐前垂下摇曳的薛荔花蘅芜丝丝缕缕,碧萝藤花染得湿答答的,将殿内的光线遮得幽幻溟濛。气氛有瞬间的冷,太后凝神良久,才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罢了。孩子长大,总有自己的主意。你既然心里选定了穆氏,哀家说什么也无用了。你们自己好好过日子吧。但哀家不能不说一句,没有家世没有子嗣的皇后,会当得很辛苦。” “是。日子是自个儿的,至于辛不辛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姝贵妃若不能顺应,便是她自己无能,儿子也无法了。”皇帝说罢起身,“前朝还有事务,儿子先告退了,晚上再来陪皇额娘用膳。” 太后点点头,目送皇帝出去。紫株点了一炉檀香送上来,袅袅的白烟四散,眼前考究而不堂皇的陈设也多一丝柔靡之意。那香烟温润,游龙似的绕住了人,将太后的容颜遮得雾蒙蒙的:“姝贵妃说得对,皇帝果然不是刚登基的皇帝了。皇帝如此桀骜,若是新后再不能把握在手中,哀家在后富的地位岂非形同虚设?” 紫株取过一枚玉搔头,替太后轻轻挠着发际:“太后的阅历,后宫无人能及。姝贵妃也不是个不懂分寸的,何况,皇上不是说了先不立后么,只是皇贵妃而已。太后自然可以慢慢瞧着。” 太后无奈一笑,深吸一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